当水墨与性别议题相遇

2024年3月28日

浸大创意艺术学院旗下视觉艺术院连续第二年成为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的文化合作伙伴之一,除了在3月26至30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设置专属展览摊位,还在浸大启德校园,举办巴塞尔艺术展的平行展览,展期至4月10日。

该平行展览名为「墨夬:性别镜像」,由视觉艺术院研究助理教授汪一舟博士郭漪霆博士负责策展和统筹。展览探讨能否以传统颠覆传统、当水墨与性别议题相遇会产生什么激荡,以及如何通过性别的视角介入中国水墨艺术的传统。

中国艺术史学者汪博士策展是次展览,透过女性水墨艺术家彭薇与六名视觉艺术院艺术家的多媒介艺术作品,回应以上议题。彭薇现居北京,是浸大创意研究院2023-24杰出访问学者,而六名视觉艺术院艺术家包括:副教授刘泽光博士王铃蓁博士、校友廖绮琦、博士研究生刘欣怡,以及本科生梁芷榕和黄舜愉。参展艺术家藉着精心创作的多媒介作品,将各自对性别议题的回应,融入长期由男性主导的中国书画水墨艺术中。

流动性与双重性

刘泽光博士的装置作品颠覆传统的表达方式,隐含着非凡气质,发人深省。刘博士采用半透明、容易起皱的绢本作为媒介,巧妙地将香港首位勇夺奥运金牌的滑浪风帆运动员李丽珊的轮廓,与《洛神赋》的书法重迭在一起。他的作品既呼应诗中歌颂的中国古代女性美,又衬托出「风之后」李丽珊的当代女性魅力,令人既动容又惊叹。刘博士特意避免将作品装裱,而是将它从天花板悬挂下来,随风摆动,为作品增添流动性。

「这件作品没有画框,名副其实『在空中漂浮』,像风和水一般流动。观众细心观看,会发现书法中每个字的颜色、亮度和字体大小都有轻微差异。这些元素加强了作品形体和讯息的双重意义。」作为艺术史学家和艺术家,刘博士强调建立艺术基础极为重要,以免观众忘记艺术的基本技巧!

光与影

另一件从天花板垂悬下来、位置靠近墙边的作品,是由王铃蓁博士创作的玻璃装置《爅》。光影交错下,作品形态美不胜收,一经细看,则发现每组装置均由「男」和「女」两个汉字组成。王博士表示,汉字「她」是在百年前才被创造出来,并正式收录到字典,而大部分以「女」字作为部首的汉字,都带有负面含意,例如辅以「干」组成「奸」、「夭」组成「妖」等等。王博士在作品中巧妙地将这些字的不同组合挂在墙上,让观众自行解读。

王博士说:「自古,女性往往被认为依赖男性,亦活在男性的阴影下。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唤醒人们对这些定型观念的认知,并尽一分力阻止成见延续下去。采用玻璃作为媒介亦有其象征意义,因为它既脆弱又坚强,符合女性的精神。」

脆弱与坚强

「脆弱与坚强」用于描述视觉艺术院本科生黄舜愉,可说是贴切不过。舜愉的作品《826B》描绘她的父亲于截瘫后躺在灰色布料上,被病患升降机吊起的画面。舜愉父亲去年因意外导致脊髓严重受伤,入住编号为826B的医院病房。舜愉是家中独生女,现在成为父亲的照顾者,亲眼见证原为家庭经济支柱的父亲,如今流露出脆弱如孩子般的一面。她深受启发,遂于作品中融入对中国文化价值观、孝道的反思,并探讨在疾病和残障中呈现的男子气概。

有其父必有其女,舜愉和父亲都保持正面乐观的态度,展现出了非凡的抗逆力。舜愉父亲认为女儿在作品中描绘的自己相当「搞笑」。舜愉说:「人们可能觉得我们的经历很悲伤,但当中亦可以发掘出很多『小温暖』。尽管我爸爸可能无法再次行走,但这绝不代表我们的世界完了。」

反思与变化

郭漪霆博士担任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2024文化合作伙伴协调人,她向来支持女性艺术家。「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将全力支持我们建立一个平台,表扬勇于突破的女性。他们希望引发这些重要的对话,并让我们的学生看到艺术可以是前卫、多元和包容的。归根结底,艺术创作的理念不一定与媒介有关,而是关乎我们如何理解创意实践作为文化的一部分。」

汪一舟博士自2022年开始计划是次平行展览。浸大去年是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的大学合作伙伴之一,今年再次受邀参展,并举办平行展览,见证了浸大艺术家、学者、学生和校友的卓越成就。汪一舟博士说:「参展艺术家来自内地和香港,作品借用、反思与改变了中国水墨艺术和文化的概念,突破当代水墨艺术的边界,并动摇中国固有性别观念。4 月下旬,视觉艺术院将于深圳美术馆举办展览,参与 2024 年深港澳数字设计三城展的香港展区与2024 年深圳设计周。届时浸大师生将会运用数码科技和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我们可以期待在此展览中看到传统艺术模式遇上人工智能和数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