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系学生扬威消费权益新闻报道奖及《中国日报》2024大学新闻奖

星期四,2025年1月9日

获得「第24届消费权益新闻报道奖」的浸大学生与老师在颁奖典礼留影。 获得「第24届消费权益新闻报道奖」的浸大学生与老师在颁奖典礼留影。
获得「第24届消费权益新闻报道奖」的浸大学生与老师在颁奖典礼留影。

 

传理学院新闻系学生实习平台《新报人》和《广播新闻网》在消费者委员会主办的「第24届消费权益新闻报道奖」中获颁「大专院校新闻奖」组别三个奖项。

《新报人》记者张天逸和社会系学生钟凯桐撰写的报道《假铺卖假货低价作招徕 捉心理货到付款易受骗》赢得银奖;由《新报人》记者张晓霖、黄佳颖、梁彧睿和欧阳瞻合撰的报道《乐富食肆露天处理食材 野鸽垃圾几步之遥》获颁铜奖;由《广播新闻网》记者李皓然、黄淳谦、萧咏岚和梁献乐联合制作的视像报道《$3000消费券有得拎 超市加价有往绩》则获颁优异奖。

浸大学生亦在《中国日报》(香港版)2024年「大学新闻奖」中,勇夺12个奬项,包括两个冠军、七个亚军和三个季军,打破历来院校获奖最多的纪录。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北师港浸大)的学生亦获颁11个奖项,与浸大同获「最踊跃参与学校奬」。

2024年「大学新闻奖」共收到两岸四地近百所院校、约千份中英文作品,合共逾3,000人参赛,颁奬礼早前在北师港浸大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