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9日
香港田径运动员要走上全球最大的体育舞台去比赛,必须具备强大的动力、坚定不移的决心,以及勇於迎接挑战的能力,陈仲泓就是这样的运动员。更可幸的是,他早已习惯跨越障碍,奔向目标。
跑得更远
今年8月,仲泓代表香港出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是香港首位参与男子110米跨栏项目的运动员。不过,对於一直关注香港体育新闻的人来说,他的名字毫不陌生。这位浸大体育及康乐管理课程的应届毕业生,以个人最佳成绩13秒74创出香港110米跨栏纪录,并获香港田径总会选为2018及2019年度男子公开组最佳运动员。
仲泓於今年初经历腿部伤患的煎熬,幸好及时康复,终能顺利完成奥运赛事,只可惜未能发挥最佳水准。不过他认为能够与世界级跑手一同比赛,已是非常宝贵的体验,并能推动他日后更好地发挥能力。他说:「参加奥运是我和教练一直以来的梦想。可以在同一个选手村见到世界最顶尖的运动员,并在现场观看他们赛前热身的方法,以及临场的表现,令我大开眼界,我希望在之后的赛季做得更好。」
坚持不懈的精神
足球本来是仲泓最喜欢的运动,但他在中学时接触田径运动时已展现天赋,因此改为专注跨栏项目。大专毕业后,他在医院担任配药员,每日放工后再往运动场接受数小时田径训练。这期间,他开始追随陈沛教练,在教练帮助下,他的成绩愈见进步。后来,一个运动会令他萌生成为全职运动员的念头,毅然舍弃安稳生活。
他说:「我希望参加2018年亚运(亚洲运动会),於是考虑辞工,投身全职训练。我当时感觉到自己在成绩上可以有更大突破,想知道自己的能力极限到哪里。」除了希望追求运动上的理想,他亦决心重返校园,并透过精英运动员入学计划入读浸大。
起初并非所有人都支持他的决定,有人担心他的事业前景,亦有人不看好他会成功。仲泓表示:「若你很在乎质疑声音,你就不能专注在你需要完成的事情上。」他不愿意将来回望时会后悔,於是坚持想法,成为了香港少数的全职运动员兼全职学生。
要平衡密集的训练和繁重的课程并不容易,但仲泓决心继续下去。他说:「我从读书和跑步中领悟到的道理是,如果你尽力的话,结果可能出乎意料。而过程中你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一切变得简单。」
过去四年,他不但达成心愿出战亚运,并在国际比赛中获奖,更屡次打破香港纪录。在亚运之后,他相信自己可以走得更远,燃起跨进2020年奥运的希望。接下来却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
疫情爆发期间,仲泓在仍开放的单车径上进行训练,亦尽力保持体能在最佳状态。他说:「每个运动员都会遇上逆境,你可以做的是调整心态,逐渐克服困难。即使奥运延期,你都要准备好,当机会一来,便要全力争取好表现。」
不踏出第一步 不会有第二步
对仲泓来说,2021年极具意义,除了参加奥运,还是他毕业的一年。他除了在运动上全力以赴,在学业方面亦竭力争取佳绩,为发展自己在田径以外的兴趣感到欣喜。回顾在浸大的日子,仲泓表示,学生运动员若要达成目标,千万不要为自己找藉口:「运动就是不断追求突破,如果你给自己藉口,其实是限制了自己的进步。」他补充,只有坚持,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他说:「要完成梦想,你必须踏出第一步才有下一步。」若果他不是坚决转为全职运动员,他今天的人生将会截然不同。虽然改变香港体育文化非朝夕之事,但仲泓希望他的个人经历能够鼓励有意投身全职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并推动社会对体育持更积极和开放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