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8日
1 月 23 日,浸大创新、转化及政策研究院、伍絜宜中医药转化研究院,以及香港科技园公司合作,在香港科学园区举办「药物研发—美国 FDA 临床试验路线图」研讨会。
是次研讨会旨在展示浸大在药物开发方面的最新发展,并透过活动促进学术界、政府、业界和投资者的知识转移工作和夥伴关系,重点介绍以标准药物开发方式研发以中药制成西药的项目。
促进药物开发的全面生态系统
在开幕礼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女士致辞时表示,政府一直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目的是建立一个全面的生态系统,推动香港的技术发展和转化。她说:「我很高兴在这里见证香港浸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铠耀生物医药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展现大学专业知识与业界资源相结合,以推动技术转移和研究成果的商业化,为香港本土研发新药物铺路。」
浸大校长衞炳江教授表示,药物研发从初步发现到获取监管批准,过程充满挑战。「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重点介绍如何以创新策略缩窄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了几位知名的专家,分享他们在发展创新药物的新创意和具体经验。我们相信,是次研讨会将提供宝贵的见解、促进合作并激发新的市场潜力。同样重要的是,今天会议上所介绍的一些项目亦是我们的一些尝试,利用标准药物开发方法将一些具有单一活性成分的中药开发成西药。这些专业领域代表了医学教育的一种创新,我们亦会将其纳入在提交给‘筹备新医学院工作组’的建议书中。」
在研讨会上,讲者分享了他们对新药开发过程的见解,强调需要在转化和监管合规过程中制订全面路线图,以成功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进行临床试验。
浸大客座高级研究员、世界领先的眼科专家林顺潮教授,讨论他用于治疗代谢疾病、具高吸收率的口服黄连素研究,以及该药物涵盖其他临床症状的潜力,包括脂肪肝、减轻体重,以及阿滋海默症。
浸大客席高级研究员刘耀南教授则分享了药物发展的潜在挑战,以及一个能提升口服药物吸收,以配合抗癌药的创新应用平台,为病人提供易于使用、价格合理的口服剂型。
浸大协理副校长(临床中医药)、在草药研发取得多项重要里程碑,包括其研究成功通过美国FDA及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批核的卞兆祥教授,则讲解研发草药的创新技术。
该研讨会同时展出浸大12个卓越药物研发项目,反映大学的多元化研究,涵盖人工智能于健康科学的应用、医疗器材,以及中医药在「健康一体化」的应用。
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治疗方案
在研讨会期间,浸大、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及铠耀生物医药科技管理有限公司(Avalon)公布三方科研合作计划,开展「发展高效吸收口服黄连素治疗代谢相关疾病」的联合研究项目。这项合作旨在结合中药及西药的发展方式,同时结合两间大学的专业知识和临床资源,以及Avalon在创新技术转移方面的实力。
浸大一直致力推动健康科学和新药研发,凭藉其跨学科优势,浸大正率先为复杂的人类疾病,致力开发新一代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