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0年12月16日
香港大学(港大)饶宗颐学术馆、香港浸会大学(浸大)饶宗颐国学院及饶学联匯合办的全港中学生「饶宗颐的故事」展览专题报告比赛公佈结果,伊利沙伯中学获得初中组冠军,迦密柏雨中学获得高中组冠军。
参赛学校须参观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在香港文化博物馆举行的「饶宗颐的故事」展览,或参与相关的讲座和活动等,以蒐集和认识饶教授的故事。大会收到20所中学所提交共26份报告,作品种类包括影片、音乐、绘画、文章等。
初中组的冠军由伊利沙伯中学的张烨婷、萧洛臻、黄瑄愉、吴敏桢和王蕴瑶夺得,作品名为《细看饶学—敦煌与潮学》,以敦煌学和潮学为重心,探索饶教授的研究歷程和成果。评审团认为同学在探寻饶教授的学术故事后,以书信的形式与饶教授对话,抒发所思所感,情理兼备,富有感染力,足为典范。
德望学校同时获得初中组的亚军和季军,作品题目为《析选堂––一代「宗」师的故事》、《饶公.敦煌与文学》。前者同学走访饶教授的故乡––潮州,制作潮州市饶宗颐学术馆的影片,并分述饶教授人生、学术、艺术与文学等不同范畴,行文朴实素雅。后者集中探讨饶教授与敦煌,评审团特別嘉奖同学能以小见大,更创作和演奏音乐《浮生屠》,充份展现他们对敦煌学和饶教授的感悟。
高中组由迦密柏雨中学的赖奕勤和陈凯蓉摘桂,题为《从「三重证据法」浅谈饶宗颐敦煌学治学方法》的作品深得评审团喜爱,浸大饶宗颐国学院院长陈致教授赞赏其「逻辑严谨,行文规范,年轻学子中实为难得」。评审团指出,文中大量引用饶教授的原着,足证同学认真深入地阅读和理解饶教授的治学方法,是难得的佳作。
亚军由沙田循道衞理中学获得,影片作品《一步之饶—艺术拉近的两个世界》深得评审团的喜爱。港大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李焯芬教授赞赏学生心思奇巧,创意无限,能从饶教授画作,走到大屿山心经简林;又专访饶教授高足––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副教授(礼任)唐锦腾博士,向他请教饶教授艺术的菁华,让观众认识饶教授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贡献。
季军由庇理罗士女子中学的《饶心独运》胜出。作品以饶教授的艺术为题,以「师古、师造化、师心」为中心,探讨饶教授的艺术创作主张。全文内容充实,行文质朴,感染力强。庇理罗士女子中学有三组同学参与比赛,递交了一份中文、两份英文作品,成绩卓越,负责的刘美牧老师获得「最佳指导老师奖」。
是次比赛收到数篇英文作品,更有国际学校参与。「文化传播特赏」由基督教国际学校夺得,评审兼浸大饶宗颐国学院副院长史亚当博士赞赏这篇作品能在内容、表达手法和创作意念三者取得平衡;既考察饶教授的艺术作品,亦探索其跨文化的部分,再巧妙地结合饶教授「师古、师造化、师心」的方法,呈现个人的艺术想法。
「最积极参与学校奖」由香港培道中学获得,该校有三队学生和三位负责老师参与初中、高中组的比赛。
比赛由饶宗颐学术馆之友及饶学研究基金贊助,并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潮属社团总会、香港教育城、香港文化博物馆及香港佛教联合会支持。
得奖名单可按此浏览。
得奖名单影片可按此浏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