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调查显示逾七成人支持香港发展电竞

星期四, 2021年5月27日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受访者支持香港发展电子竞技(电竞),惟公众对电竞发展的认知仍有待提升。调查又显示,受访学生认为电竞资源贫乏、发展前景不佳、缺乏发展政策等,均令他们难以全心全意投身电竞行业。

 

电竞包含团队竞技的元素,胜负取决于个人技术、团队合作及战术优劣等,且具观赏性。这些特徵跟传统运动相似,并与电子游戏有所不同。近年电竞发展迅速,于2018年成为亚运的示范项目,香港代表曾于该届亚运的一项电竞比赛勇夺金牌,而电竞更将于明年的亚运正式成为比赛项目。

 

逾七成受访者支持电竞发展

 

由浸大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发展)兼体育、运动及健康学系教授锺伯光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2020年4至12月透过电话访问约1,500名15岁或以上的市民,了解公众对香港发展电竞的看法,另外以问卷访问约2,100名大学及中学生,以了解他们参与电竞的情况。整项研究获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的公共政策研究资助计划拨款资助。

 

在接受电话访问的约1,500名市民中, 72%表示支持香港电竞的发展,69%认为政府应资助电竞发展,显示大部份公众人士支持香港发展电竞产业,并就此投入更多公共资源。

 

近三成受访者不清楚将成亚运项目

 

然而,调查结果显示近三成(28%)受访者不知道电竞曾经是亚运的示范项目,近两成(19%)不知道电竞将成为来届亚运的正式比赛项目,反映公众对电竞的认知仍有待提升。

 

此外,调查结果显示 近半(49%)受访者认为电竞相等于电子游戏,同时有约54%受访者不同意或十分不同意电竞是真正的运动比赛项目,更有约49% 受访者不认为电竞成为亚运的正式比赛项目,反映公众对于电竞的本质仍缺乏了解。

 

电竞配套支援不足

 

在接受问卷访问的大约2,100名大学及中学生中,104人(约5%)曾经参与电竞比赛。问卷列出19项参与电竞比赛的考虑因素,参与电竞的受访者认为「获得成就感」、「表现自己」、「缺乏电竞资源」及「香港电竞发展不佳」,是影响他们是否参与电竞比赛较为显着的因素。

 

沒有参与电竞的受访者认为,「电竞技能不足」、「行业缺乏发展政策」、「担心影响学业及时间管理」等,均令他们对参加电竞却步。

 

参与电竞者逾六成获家长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有参与电竞比赛的受访中学生和大学生,分別有约69%及63%表示自己得到家长支持。此外,有参与电竞的中学生和大学生之中,分別有约63%和79%是在家长知道的情况下参与。有別于一般认为家长对子女参与电竞有所保留,调查显示参与电竞的大学生和中学生,均有较多是获得家长支持,并有就此与家长保持沟通。

 

调查亦发现有参与电竞比赛的受访中学生和大学生,分別只有约23%及18%会因为未能再次参加电竞比赛而感到不安,显示他们沉迷于电竞的情况并不普遍。

 

锺伯光教授表示:「发展电竞项目是全球电子科技、体育、娱乐事业的大趋势,公众普遍对此持正面态度。政府应把握机遇,为本港订定电竞的发展政策,同时增加资源及提升硬件,鼓励院校提供与行业相关的学术课程,以培养电竞专业人才。」

 

锺教授续指出:「在精英电竞培训上,港协暨奥委会应该审视香港电竞总会的管治架构和长远发展方向,从而考虑其在电竞的法定地位,包括组织香港电竞代表队备战和参加明年杭州举行的亚运会,而政府亦应制订给予职业选手的培训和比赛的资助,并制订退役后的保障计划,让年轻人放心投身电竞行业。」

 

浸大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发展)兼体育、运动及健康学系教授钟伯光教授(前排中)及其研究团队成员梁家文博士(前排右二)、黄茗瑜小姐(前排右一)介绍调查结果;亚洲电子体育联合会主席霍启刚先生(前排左二)及电竞业界代表(前排左一)何浩楠先生、(后排左起)邓皓礼先生、石凯仪小姐、程添霖先生及林荣祥先生出席分享业界发展的挑战。 浸大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发展)兼体育、运动及健康学系教授钟伯光教授(前排中)及其研究团队成员梁家文博士(前排右二)、黄茗瑜小姐(前排右一)介绍调查结果;亚洲电子体育联合会主席霍启刚先生(前排左二)及电竞业界代表(前排左一)何浩楠先生、(后排左起)邓皓礼先生、石凯仪小姐、程添霖先生及林荣祥先生出席分享业界发展的挑战。
浸大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发展)兼体育、运动及健康学系教授钟伯光教授(前排中)及其研究团队成员梁家文博士(前排右二)、黄茗瑜小姐(前排右一)介绍调查结果;亚洲电子体育联合会主席霍启刚先生(前排左二)及电竞业界代表(前排左一)何浩楠先生、(后排左起)邓皓礼先生、石凯仪小姐、程添霖先生及林荣祥先生出席分享业界发展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