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开发「人机共生艺术创造技术平台」获研资局主题研究计划拨款

星期二, 2021年7月13日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领导的研究计划「香港人机共生艺术创造平台技术建设」,获研究资助局(研资局)的第十一轮「主题研究计划」拨款港币$5,283万元,进行为期五年的研究。这是研资局首次对艺术创意技术(Art-tech)项目拨出大笔资助。

 

研究团队将开发一个创新的人机共生艺术创作技术平台,为人类提供源源不绝的艺术内容。研究成果将包括艺术数据库、人工智能创意算法系统、研究型剧院、数码艺术与政策网,以及別具特色的创意应用项目等,从而开创艺术科技的新时代。

 

研究计划由浸大副校长(研究及拓展)郭毅可教授和协理副校长(跨学科研究)潘明伦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将研发沉浸式互动延展实境媒体平台(immersive and interactive extended reality (XR) media platform),採集人类在艺术创作和欣赏过程的各种数据,包括艺术家及观众的认知和生理数据,例如脑电波、体温、心率、步态、动作等,然后将这些数据转换为认知、情感,及行为模式的描述符号(descriptors)。

 

研究人员将艺术作品与这些描述符号组织、结合,以建立一个全面且广泛的艺术数据库,以作人工智能(AI)模型的训练之用,使机器懂得创作艺术的美感,而并非仅仅模仿人类创造的艺术品。

 

该平台令观众沉浸于虚拟的世界中,被视觉、声音等元素完全围绕,获得全新的艺术体验。此外,配备多种感知设备的沉浸式互动延展实境媒体平台,也爲艺术家提供超越传统模式及边界的艺术创作及表现形式,使艺术家以全新的方式与观众进行交流互动。

 

郭教授表示:「此研究计划获得研资局的资助,体现了香港高度重视发展在人工智能支持下的艺术创意技术。此计划立足于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最前沿,透过科学与技术的强大力量,改变人类与机器在艺术创作中的互动方式,将推进人类与机器共同创造艺术的新方向。」

 

他说:「我们将倾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平台,推动艺术科技文化产业的新变革,使香港在艺术科技领域具有全球领先的优势地位。」

 

在此计划下,浸大将推出三个创意应用项目,即超级人工智能艺术家——世界首个「音乐艺术双年展」,展出人类和AI共同创造的跨领域音乐和艺术作品;拥有同理心和情感的人工智能演出(共情互感AI)——由表演者、观众和机器三方协作合办的音乐会系列;以及人机共生歌剧——结合沉浸式的延展实境技术、由人类和机器在沉浸式虚拟世界中携手创作新型歌剧。

 

以浸大为首的国际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员包括认知科学家、人工智能及数据科学家、艺术家、媒体科学家、伦理与艺术政策学者,分別来自耶鲁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肯特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及香港城巿大学。研究团队亦与华为、微软、商汤科技、以及香港歌剧院等业界伙伴紧密合作。

 

—完—

浸大副校长(研究及拓展)郭毅可教授(右)和协理副校长(跨学科研究)潘明伦教授带领的团队,获研资局拨款港币$5,283万元,开发「人机共生艺术创造技术平台」。 浸大副校长(研究及拓展)郭毅可教授(右)和协理副校长(跨学科研究)潘明伦教授带领的团队,获研资局拨款港币$5,283万元,开发「人机共生艺术创造技术平台」。
浸大副校长(研究及拓展)郭毅可教授(右)和协理副校长(跨学科研究)潘明伦教授带领的团队,获研资局拨款港币$5,283万元,开发「人机共生艺术创造技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