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调查确认海外佣工对香港家庭的正面影响

星期一, 2021年11月15日

 

 

由香港浸会大学(浸大)进行的一项研究,探讨香港家庭聘用海外佣工的做法,其独特之处是从本地僱主角度出发,了解他们作出聘用决定的因素、僱佣关係的稳定性,以及聘用外佣对僱主家庭的影响。

 

是项研究由浸大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张家乐博士领导进行,题为「家中的陌生人/佣工:在香港聘用家佣与家庭关係的综合分析」。研究工作获研究资助局「杰出青年学者计划」资助。

 

研究团队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期间,以面对面的问卷方式,向已婚夫妇进行了具代表性的住户调查,并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进行了25次深入的跟进访问。参与调查的包括2,003对妻子年龄介乎18至55岁的已婚夫妇,25.7%的受访者有聘用过外佣,当中有18.5%在调查时正聘用外佣。

 

外佣需求40年来大幅上升

 

群组分析显示,香港已婚夫妇对外佣的需求,在过去40年来大幅上升。于1980年代结婚的受访者,在婚后一年、五年及十年内开始聘用外佣的比例分別为1.3%、5%及8%;而在2010年代结婚的受访者,有关数字分別大幅上升至5.4%、21%及30%。

 

调查数据亦显示,已婚夫妇聘用外佣的做法变得更持久。于1980年代结婚又曾聘用外佣的受访者,在一年、五年及十年内停止聘用的比率分別为9%、38%及68%;而在2010年代结婚的受访者,有关数字则分別跌至4%、18%及32%。

 

聘用做法持久但不稳定

 

虽然聘用外佣的做法变得更持久,但并沒有变得更稳定。在所有曾聘用外佣的受访者中,有三分之一曾经更换外佣;四分之一在开始聘用外佣的首四年内更换外佣。僱主对外佣的平均满意度,在1至10分当中,只有6.16分。

 

对外佣满意度较高的受访者,以及在聘用外佣的家庭下长大的受访者,他们与外佣的僱佣关係比较稳定。同时,如受访者育有较多子女,又或聘用来自印尼的佣工的,他们与外佣的僱佣关係倾向较不稳定。经济富裕、最年轻孩子的岁数、透过个人网络招募,都是僱主更满意外佣的相关因素。

 

聘用决定与妻子工作状况相关

 

是项研究把影响已婚夫妇聘用及终止聘用外佣的因素归类为需求、资源及意愿因素。与决定聘用外佣呈现相关性的需求因素,包括妻子和丈夫从事全职工作、妻子出任专业或管理职位、妻子年龄、育有新生婴儿,以及家庭中子女的数目。

 

属于资源因素的家庭财富,以及夫妇有在聘用外佣的家庭长大的经验、社交圈子聘用外佣的普及性,以及香港家庭聘用外佣的普及性等意愿因素,都与聘用外佣的决定呈正面的相关性。

 

从调查结果可以观察到妻子的职业状况、育儿需要,以及受访者对聘用外佣的个人经歷和看法,与决定开始聘用外佣息息相关。

 

更多时间用于育儿及管理外佣

 

研究亦探讨聘用外佣的做法对家庭的影响,包括时间分配、家务评价及生育率。

 

研究团队重点调查至少拥有一名子女,并有聘用外佣的在职已婚夫妇。分析显示该群组内的在职父亲及母亲,比起相同背景但沒有聘用外佣的家庭,用于做饭、购买杂物、清洁、洗衣及洗碗等家务的时间,每星期平均分別减少3.6及6.5小时。研究亦发现这些聘用外佣的在职父亲及母亲,在比起相同背景但沒有聘用外佣的父母,用于育儿的时间每星期分別平均多2.9及3.4小时,而他们在聘用外佣后用于管理外佣的时间则分別为每星期1.7及3.7小时,包括分配工作、提供培训和进行质素管理。

 

研究亦发现,聘用外佣的夫妇对家务评价较高。比起那些沒有聘用外佣的夫妇,他们对家务安排的满意程度平均提高了5%,对配偶在家务的付出感到更高兴亦平均提高了9%。

 

聘用外佣与较高生育率相关

 

调查数据亦显示,聘用外佣的做法与已婚夫妇的生育率相关。研究审视了2000年后结婚的夫妇,发现育有一名子女并有聘用外佣的夫妇,在生育后六年内生育第二名子女的累积机率为43.3%,而沒有聘用外佣的夫妇的累积机率则为29.9%。然而,这种情况并沒有在已婚夫妇生育第三名子女时出现。

 

张家乐博士指出:「调查显示随着香港社会和经济蓬勃发展,僱用外佣的做法在香港已十分普遍,并为香港家庭带来很多正面影响。它为香港家庭考虑生育第二个孩子时提供弹性,并提高夫妇对家务以致日常家庭生活的满意度,使他们能够将更多时间集中在子女身上。」

 

张博士补充:「在香港,聘用外佣的做法并不局限于中上阶层,但收入较低的家庭在聘用外佣时会面对更多困难,例如居住空间有限影响外佣的住宿安排。要提高聘用的稳定性,亦需要更多关于招聘及如何处理僱佣关係的资讯。这些议题都需要从政策层面解决,从而让外佣能够对香港家庭以至整个社会作出更好的贡献。」

 

浸大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张家乐博士 浸大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张家乐博士
浸大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张家乐博士领导研究,探讨香港家庭聘用海外佣工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