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主导研究发现丹参化合物 具预防由胆汁反流诱发胃癌的潜力

星期二,2022年10月25日

一项由香港浸会大学(浸大)中医药学院主导的研究发现,由中草药丹参提取的化合物「隐丹参酮」,有潜力用作治疗及预防与胆汁反流相关的胃癌。研究人员又揭示胆汁反流诱发胃炎和胃癌的机制。他们指出反流的胆汁酸,令引发炎症的细菌大量繁殖,因而导致胃癌。

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于国际科学期刊《Advanced Science》。

胆汁反流在胃癌中的机理不明

胆汁由肝脏分泌,储存于胆囊,再释放至十二指肠以帮助消化脂肪。当连接胃和十二指肠的幽门受损或不能正常运作,十二指肠内的胆汁便会进入胃部,引起胃炎。胃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患有消化性溃疡,以及曾接受胆囊切除手术的人,出现胆汁反流的风险较高。然而胆汁反流诱发胃癌的机制尚未明确。

浸大中医药学院副院长(国际合作)、张安德中医药教授贾伟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研究人员合作,研究胆汁诱发胃癌的机制,并寻找预防及治疗的新方法。

贾教授说:「我们首次揭示胆汁反流促使胃癌发生背后的机制,为开发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的创新方法带来重要的临床启示。我们在新发现机制的基础上,确定『隐丹参酮』这种以中药为本的药物,具备用于预防和治疗由胆汁反流引起的胃癌的潜力。」

胆汁反流改变胃内环境

研究团队利用色谱和质谱技术,分析50名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50名胃癌患者,以及45名对照组人士的胃液样本。结果发现在胆汁反流性胃炎和胃癌组别的胃液样本中,胆汁的主要成份胆汁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胆汁反流性胃炎组别及胃癌组别的胃液样本酸度(pH值分别约3.5及4),显著低于对照组(pH值约2)。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相对胃酸而言,胆汁酸是一种弱酸,它们流入胃部,会破坏胃液正常的酸碱平衡,改变胃内的环境。研究进一步发现一种称为「牛磺脱氧胆酸」的胆汁酸,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组别和胃癌组别胃液样本的pH值,呈强烈的正关系。

以往的研究显示,胆汁反流与慢性胃炎和胃癌有密切关系,故此研究人员检视了上述145人的胃液中,引发炎症的细胞因子「脂多糖」的浓度,发现胆汁反流性胃炎组别和胃癌组别的「脂多糖」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微生物群变化与胃癌相关

由于「脂多糖」在某些细菌的外膜产生和出现,研究人员应用基因排序及其他技术,证实产生「脂多糖」的细菌数量,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组别和胃癌组别的胃液明显多于对照组。在这些产生「脂多糖」的细菌中,一种称为「黑色素普氏菌」的品种,数量相对最高。

这些实验结果显示,胆汁反流令胃内环境出现明显改变,令胃内微生物群出现变化,并发展成胃炎及胃癌。为支持这论点,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小鼠体外及体内实验,证实使用「牛磺脱氧胆酸」及「脂多糖」,会令胃部的上皮细胞大量繁殖,令胃部出现炎症。细胞和分子分析显示,「黑色素普氏菌」透过激活IL-6/JAK1/STAT3通路,令小鼠胃部出现炎症。 IL-6/JAK1/STAT3通路是细胞内一连串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免疫、细胞分裂、细胞死亡,以及肿瘤形成过程有关。

「隐丹参酮」具药物发展潜力

研究人员在揭示胆汁反流诱发胃癌的机制后,继而探索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他们集中研究「隐丹参酮」,即一种从丹参根部提取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丹参是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中草药,可促进血液循环。 「隐丹参酮」亦是一种已知的细胞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

研究人员通过手术令实验小鼠出现胆汁反流,以测试「隐丹参酮」的作用。在一组共八只没有使用「隐丹参酮」的小鼠中,三只在手术后50周出现胃病变。然而,另一组注射「隐丹参酮」的六只小鼠,并无观察到明显的胃病变。结果显示,「隐丹参酮」消除了「牛磺脱氧胆酸」及「酯多糖」对IL-6/JAK1/STAT3通路的激活作用。

贾教授指出:「研究结果可以总结出『隐丹参酮』是一种以中药为本的潜在药物,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胆汁反流引起的胃癌。针对新发现的胆汁反流诱发胃癌机制,是次研究为开发相关药物提供了另一种策略。」

—完—

20221025 20221025
浸大中医药学院副院长(国际合作)、张安德中医药教授贾伟教授发现,「隐丹参酮」有潜力用作治疗及预防与胆汁反流有关的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