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国际研讨会激发人工智能对人文及社会影响的讨论

星期四,2024年3月21日

由香港浸会大学(浸大)文学院及社会科学院举办的「人文、社会与数字未来国际研讨会」,于今天(3月21日)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揭幕。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由孔宪绍慈善基金支持,云集来自全球学术界、商界、非政府组织和科技界的知名专家,从人文和社会的角度讨论人工智能的影响。

为贯彻其跨学科教育和研究的策略方向,以及在近期确立的「人文及文化」重点研究领域,浸大致力促进以人文为导向的科技发展,并发掘以科技推动创意和探索知识前沿的潜力。浸大举办是次国际研讨会,目的便是要激发香港和区内关于人工智能对人文和社会影响的讨论。

研讨会的开幕礼邀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以及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秘书长邓特抗教授莅临,联同浸大校董会暨咨议会主席陈镇仁博士,以及校长卫炳江教授担任主礼嘉宾。

陈镇仁博士在致欢迎辞时表示:「浸大致力装备下一代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的使命是创造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让来自不同学科的师生聚首一堂,带来创新和影响深远的变革。今天我们超越学术界限,就着教育、伦理等多个领域,在不同的知识旅程展开讨论。」

卫炳江教授表示:「浸大有见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的迅速冒起和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举办是次研讨会,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专家,汇聚东西方思想与智慧,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伦理、社会、经济发展及教育等方面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为研讨会担任主讲嘉宾的杰出专家探讨多个热门议题,包括人工智能与伦理和人文的连系,又审视人工智能对社会、文化、经济、未来商业和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影响。

浸大副校长(教与学)及署理文学院院长周伟立博士表示,人工智能的应用日趋成熟,社会需尽快对人工智能的影响作跨界别、跨文化和跨地域的探讨。藉着是次研讨会,浸大希望引起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关注,并激发讨论和探索解决方案。

浸大社会科学院院长黎永亮教授表示,举办是次研讨会代表浸大积极支持香港引领区内以致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透过汇聚不同领域的行业领袖和专家,浸大希望从多元层面,探讨人文、社会和数字科技之间的互动,为人文科学及文化发展与国际交流带来新的视角。

研讨会的主讲嘉宾均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专家,包括2020年一丹奖得主、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史丹福大学Cheriton Family教授及物理与教育学荣誉教授Carl Wieman教授;伦敦大学学院教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Wayne Holmes博士;前世界经济论坛人工智能主任及Good Tech Advisory行政总裁Kay Firth-Butterfield 女士;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兼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法学与AI伦理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田丰先生;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执行主任 Dagmar Schäfer 教授;香港总商会总裁杨伟添先生;以及匡智会主席、前香港特别行政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腾华先生

卫炳江教授及一丹奖基金会秘书长马逸灵先生亦将于3月22日为研讨会致闭幕辞。

如欲了解研讨会的议程、完整的主讲嘉宾名单及其讨论主题,请浏览研讨会的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