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2024年2月14日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于今日(2月14日)举办传媒新春午宴。大学一众管理层成员和学院代表向传媒拜年,并介绍浸大在各方面的最新发展。
出席活动的包括校长卫炳江教授、常务副校长黄定发教授、副校长(研究及拓展)暨研究院院长及署理中医药学院院长吕爱平教授、副校长(教与学)周伟立博士、行政副校长暨秘书长邹霭云女士、暂任首席创新总监刘乐庭教授、各协理副校长和学院院长,以及浸大的珠海校园,即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陈致教授和常务副校长周荫强教授。
卫炳江教授表示,浸大致力培育具备广阔视野、能驾驭未来以及掌握科技发展的跨学科人才,创造跨学科知识并推动知识转移。近年浸大积极推出跨学科课程,加上新落成的赛马会创意校园作为学、教、研、住一体化设施,为浸大达成这些使命提供重要动力。
凭借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和病人护理的经验,以及在生物医学创新和转化方面的优势,浸大正积极准备为成立新医学院提交建议书。相关筹备工作进展令人鼓舞,包括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战略联盟;成立由卫教授为召集人、香港大学医学院前院长李心平教授和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霍文逊教授为联席主席的新医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由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霍顿爵士等不同医学领域、公私营医疗机构、医疗行业和学术界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及与香港浸信会医院展开策略性合作。
卫教授指出,这些进展为浸大拟成立的新医学院注入丰富的医疗运作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及充裕的临床教研资源。大学申办医学院的建议书草拟工作进度理想,并将于稍后公布新医学院的研究计划。
黄定发教授则介绍浸大的学术发展成果。他指出浸大追求学术卓越的不懈努力,反映于近年多个国际性大学排名结果,包括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攀升43位至252位,以及在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由去年的301-350位上升至251至300位。浸大早前就2025/28三个学年向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提交《规划工作建议书》,当中新课程和学额建议亦获得正面回应。此外,浸大将于明年迎接70周年校庆,大学将于今年开始筹备精彩的庆祝活动,除了校庆日感恩崇拜、校友嘉年华和周年晚宴等重点大型活动外,亦包括各式各样学术活动,以凝聚师生、校友和各界友好。
吕爱平教授讲述浸大的研究发展时表示,大学致力透过卓越研究发展成一所具影响力和地位的国际学府。大学重点发展创意媒体、健康与药物研发、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以及人文及文化四大研究领域,并建立跨学科研究主题。浸大透过资助优秀的新进学者、表扬卓越的科研成果、推动学术研究交流、加强创科合作和提升科研设施,建立开放和互相协作的科研生态,并获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浸大学者在2023/24年度刊出2,000多份同侪评审刊物,当中超过八成刊登于最前列的国际期刊;获资助的研究项目超过1,000个,涉及资助款额接近25.9亿港元。研究合作方面,大学至今已与来自130个国家和地区逾3,800个机构结成合作伙伴。
周伟立博士介绍浸大培育能塑造未来学生的蓝图,将于2025/26学年实施课程改革,以跨学科教育为重点,着重体验式、解难为本和情境学习,新设「数位未来与人文学科文理学士(荣誉)」跨学科本科课程,并推出七个跨学科第二主修及两个第二主修。另将回应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开办「运动产业管理文学士(荣誉)」和「互动媒体出版传理学学士(荣誉)」两个两年制跨学科副学位衔接课程,以及在体育及康乐管理文学士(荣誉)课程下新增运动科学主修。浸大按「一校两园」策略,于上学年推出大湾区延伸学习计划,至今已有来自57个国家或地区约580名国际生参与,体验珠海校园并在大湾区完成考察等多元学习体验,亦有国际生在珠海校园完成一个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浸大计划于珠海校园设立互动探索教育中心,提供历奇教育课程,培养学生领导能力和韧性等素质。
邹霭云女士则讲述浸大的校园和可持续发展成果。她指出作为香港中医医院的契约承办机构,浸大正全力进行筹备工作,配合医院于今年年底开始分阶段投入运作。赛马会创意校园的设施则于去年底开始陆续投入使用,包括汇集教研和共创空间的赛马会点子坊及CARE舍堂村。可持续发展方面,浸大致力在2035/36年把碳排放从2012/13年的水平减少50%,并在2044年实现碳中和。大学会从节能绿建、绿色运输、全面减废和推动参与四个方向达成目标。大学近年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屡获殊荣,包括赛马会创意校园发展项目在环保建筑大奖 2021获优异奖、能源管理获中电「创新节能企业大奖」2023的能源管理卓越大奖、校园环境获香港环境卓越大奖 2023银奖,以及农作物科学实验室于环保建筑大奖 2023入围公共建筑类别最后两强。
刘乐庭教授阐述了大学的创新和转化工作。浸大成立了伍絜宜中医药转化研究所,作为现代化中医研发平台,开发可应用于临床环境的创新、技术和产品。CHRYSALIS香港浸会大学艺术科技孵化中心则配备最先进设施,推动艺术科技的转化、促进合作和和创业活动。浸大的创新、转化和转移项目亦取得瞩目成果,如在艺术科技方面,「Fly Me There瞬间展航」展览于香港国际机场举行;在运动科技方面则于巴黎奥运期间于奥林匹克之家作技术展示、讨论及分享,并进行运动科技监测为运动员健康护航。此外,浸大去年有两个项目获创新科技署的「产学研1+计划」资助,包括为疾病诊断的全自动多重分子检测平台,以及治疗长者功能性便秘的新中草药,未来亦会在第二轮「产学研1+计划」争取更多项目资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