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学踏入《策略发展计划2018-2028》第二阶段,跨学科理念开始在不同层面的学术活动中扎根。在2023至2024年度,我们开拓了新的「人文及文化」研究领域,反映浸大致力透过广泛多元的学科优势,从哲学和社会学,以至传理和经济等不同领域,促成具开创性的研究。加上原有的研究领域,包括创意媒体、健康与药物研发,以及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浸大已奠定作为一所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大学的地位。
大学在2024年7月成立「文学及社会科学院」,作为推动跨学科教育及研究的重要一步。我们将结合前文学院及社会科学院的卓越学术成就,创造一个协作的环境,开拓教育的前沿,激发学术意念与创新。
为支持跨学科发展方向,大学的硬件亦正在不断升级,成立生命科学成像中心便是当中最佳的范例。该中心具备先进的脑部成像设备,扮演大学跨学科合作的枢纽,通过将科技应用于人文科学研究,打破一直以来知识创造所存在的藩篱。
我们着重跨学科教育,以培育能塑造未来,并有能力在应对全球挑战上担当领导角色的学生。大学于「2024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影响力排名」中,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优质教育」一项高踞全球第二位,正好反映浸大在这方面的成果。浸大在教与学方面的卓越成就亦透过获得2024年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杰出教学奖而得到充分的肯定。教资会每年均会向教资会资助院校的杰出教学人员,颁发两个个人奖项,以及一个团队奖项。今年是浸大学者首次囊括两个个人奖项,另一位则为团队奖胜出队伍的成员。
我们坚信在实际情境中的广泛历练、跨文化理解能力,以及深远的环球洞察能力,是未来领袖的关键素质。我们在年内推行大湾区延伸学习计划,成为让本地及非本地学生拓阔视野的旗舰项目,为他们提供宝贵机会,了解大湾区作为全球蜕变得最为急速的地区的教育和社会经济前景,同时增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欣赏。
浸大充满创意的教育工作者,亦在大学现有的跨学科课程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跨学科学习体验。未来,我们将推出更多新课程,并进行课程改革,以确立浸大在香港以至亚洲区内跨学科教育的领导地位。
浸大继续秉承为社会发挥积极影响的使命。根据大学独特的优势及策略重点,大学藉着四个策略研究领域发挥影响力,为社会带来福祉。我很高兴看见研究人员在各个领域中努力不懈,并在一些重点范畴,如中医药、艺术科技、数字人文和体育科学等,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在技术转化方面,我们亦在今年看到日益显著的成果。大学的知识交流和转移活动,例如于2024巴黎奥运会期间在位于巴黎的「奥林匹克之家」举办「迈向卓越:浸大在巴黎」专题讨论会,以及首届「药食同源会议」;在技术转化的成就,包括两个转化研究项目获政府「产学研1+计划」(RAISe+计划)资助;发挥中医药专长,研发新中药複方製剂,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监局)批准在内地开展临床试验研究;以及社区活动,如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浸大交响乐团周年音乐会,均显示出浸大正着力推动科技、文化、体育科学与健康等范畴的发展。
在庆祝浸大正名为大学30周年之后,我们将迎来更辉煌的新里程。随着赛马会创意校园分阶段落成启用,我们在教研方面的实力将显著提升。此外,浸大获选为服务契约承办机构的香港首间中医医院,将于2025年起分阶段投入服务,这将促进我们与本地、内地及海外伙伴之间的合作,携手打造临床服务、教学及培训、科研,以及创造健康价值的旗舰。我们不会固步自封之馀,将更积极主动寻找发展机会,为整个社会作更大贡献。按照大学策略发展计划的蓝图,我们会继续坚定不移,充当浸大社群以至整个社会的后盾,一起缔造更美好的未来。
卫炳江
校长暨光子学讲座教授
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