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教与学良好实践做法获肯定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辖下的质素保证局(质保局)于2023年10月发表《香港浸会大学质素核证报告》,彰显浸大致力维持高学术标准与教学质素。报告赞扬浸大有效的质素保证架构,与大学使命及策略发展计划相互配合,并致力提供「最佳学习体验」。报告又肯定浸大六项关于在质素保证上应用基准参照、提升教与学的方针、真实评估、大学生活课程、建立就业网络,以及多元共融招生政策的「良好实践做法」。这些良好实践做法肯定了大学走在前沿,以教与学的创新培育全面、能塑造未来的学生的努力。
运用数码资源作空间史研究
为了让学生对香港历史有更深刻的见解,邝智文博士(历史系)设计「空间史导论」一课,从空间史角度剖析1868 至 1941 年日本人社群于战前在香港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来自不同学科、年级的学生运用「地理资讯系统」及互动历史地图,开展空间史研究项目,将数码工具应用于历史教学上,实践大学的跨学科理念。
培养自主电子学习能力应对商业环境
商学院与Linkedln及大学图书馆合作,推出「Go! BUer Learning」自主电子学习课程,旨在培养工商管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充满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尽展所长。启动仪式于2023年9月举行,吸引近200人出席。透过以「发挥学习自主权力」为题的论坛及相关研讨会,学生学习如何有效利用Linkedln学习平台的资源,成功掌握电子学习和求职的技巧,为未来培育积极主动的自学者。
歌词创作班培养原创才华
人文及创作系的「中文歌词创作课程」每年都吸引充满创意的学生报读,在周耀辉教授(人文及创作系)的指导下学习作词。此服务学习课程获创新服务学习中心、创意研究院和孔宪绍慈善基金贊助支持,于2024年2月举行主题为「对着坐的两个人」的演唱暨分享会。学生以二人一组,访问来自不同年代与背景的人士,并将他们的故事转化成36 首原创歌曲和歌词作品,从而带出无条件支持、跨越代沟、传承和连结等主题讯息。
透过艺术科技改善社区
方敏儿女士(视觉艺术院)获浸大颁发2023/24年度通识教育教学奖(青年学者),启发学生透过视觉艺术为社区带来正面改变,并让他们参与香港艺术馆等机构的社区项目。自 2021年以来,该课程已有约100名学生参与,并联繫世界各地近10,000人。方女士还将扩增实境(AR)技术和元宇宙等沉浸式科技融合,以加强学习和社区参与。
互动扩增实境科技活现香港文化
浸大与中环街市合作,于2024年5至6月举行「滴~哒:岁月迴响」展览,展示学生利用AR技术创作的作品,呈现一个融合了历史、文化、艺术的互动展览。十六名修读「移动定位敍事与游戏设计」科目的学生,从对传统店铺负责人的採访中汲取灵感,设计配合现场的AR作品,让参加者如置身现实场景中,体验香港的文化历史。他们的作品如《格.游 Tartan.walk》、《王位之谜》、《愿望和鬍鬚》及《糖盒回忆》体现了学生的创意故事技巧和技术应用。在苏慧怡女士(互动媒体系)的指导下,学生运用AR技术将本地历史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让作品走进社区与大众接触。
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解决微塑胶
学生事务处「拉阔文化」与余英杰博士(生物系),在2024年2至4月筹办名为「毒树:与微胶同眠」的STEAM计划,吸引逾千名幼稚园、中小学及大学生参与。此计划旨在透过为不同年龄而设的活动,提高学生对微塑胶的认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团队为大学社群举办了不同类型的工作坊,包括将废弃的桃花树循环再用、製作成具有淨化空气功用的艺术品。通过这些互动活动,传递了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讯息,并强调微塑胶对健康带来的威胁。
参与公民科学家计划探讨环保议题
十四名跨学科课程学生在2024年5至6月参加悉尼游学团,以公民科学家的角色探讨霍克斯伯里河的环境议题。此活动由跨学科本科课程部与西悉尼大学的可持续教育与合作伙伴团队,以及澳洲霍克斯伯里尼皮恩河守护联盟合办。在何咏茵博士(跨学科本科课程部)和余英杰博士(生物系)的带领下,学生展开生物多样性普查,寻找和鑑定物种,并了解与微塑胶、河岸健康以及洪水相关的问题。学生更製作了有关微塑胶、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水流管理的教学影片,整合成全球挑战课程的教材。
闪耀文学作家风采
文学院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活动,展示著名作家的风采,表扬文学卓越成就。「华语作家创作坊」于2023年10月举行「2023年度卓越华语作家系列」,邀请内地著名作家王安忆女士担任嘉宾,主讲文学讲座和主持创作大师班,并分享其代表作品背后的创作心得与过程。
2023年11月,「国际作家工作坊」邀得屡获殊荣的日本著名诗人四元康祐先生,主持为浸大学生而设的写作大师班,并在公众活动「朗诵及对谈」讲座中,探讨其著名诗作及文学旅程。
为庆祝成立20周年,「国际作家工作坊」于2024年3月举行以「源起与未来」为主题的文学节。这场活动汇聚了多位知名作家,通过主题演讲、朗诵会、研讨会及写作坊,庆祝过去20载的文学交流与创作成果。
视觉艺术院毕业生展现创意
创意艺术学院辖下的视觉艺术院于2024年6月,在浸大启德校园呈献本科毕业展。展览以「盪」为主题,130名应届毕业生藉着不同形式的作品,展示他们在充满变幻的时代所酝酿出的创作成果。
主办「2024巴黎奥运之路」研讨会
作为浸大「2024巴黎奥运之路」活动之一,体育、运动及健康学系与传理学院于2023年10月举办一个研讨会,多位体坛名人就如何追求卓越的运动表现,以及发展运动事业分享见解。此外,研讨会的论坛环节主题为「冠军基金及香港精英运动员(奥运与事业)」,邀得多位成功运动员及奥运金牌得主参与主讲。
精英运动员于浸大展开求学之旅
浸大在2023/24学年透过「优才运动员入学计划」及「多元才能直接录取计划」,取录八名精英运动员入读本科课程。这八位运动员来自不同的体育项目,包括篮球、剑击、残疾人游泳、排球及武术。浸大一直致力为香港运动员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香港的体育运动发展作出贡献。浸大于2016年设立「精英运动员入学计划」,并于2022年推出「优才运动员入学计划」。这些计划旨在为本港出色运动员提供弹性学习安排。浸大亦为拥有杰出才能,但未能在学术成绩上完全反映的学生,推出「多元才能直接录取计划」,进一步加强对运动员的支持。
剑击邀请赛精英云集交流
浸大于2023年8月主办香港2023大学剑击邀请赛,旨在为学生剑手提供机会,让他们体验国际性剑击比赛,锻鍊他们的剑击技术以达至世界级水平。此活动汇聚了浸大以及来自中国内地和美国共13所大学约60名学生剑击运动员,参加为期两天的友谊赛,为年青剑手提供一个促进交流、合作和相互了解的机会。
跨学科探索可持续城市发展
修读全球挑战学科的四个跨学科课程共140名一年级学生,在2024年4月到珠海进行学习之旅,探索各项创新的可持续设施,包括高科技生态企业、医疗企业、城市规划博物馆、文化遗址和城市公园。浸大学生与40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学生合作,製作21条推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片。这次旅程由跨学科本科课程部举办,田家炳基金会慷慨贊助。
内地及海外职业探索之旅
为扩阔学生的视野及加深他们对各行各业的认识,学生事务处事业策划中心举办了为期八天的大湾区职业探索之旅,让超过230名学生亲身体验区内的蓬勃发展。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环球视野,该中心在2024年1月为约80名学生安排了为期五天的职业探索之旅,目的地包括首尔、新加坡和东京,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这些著名城市的多元化营商环境。
通过实习培养青年人才
逾210名学生参加了由事业策划中心与校外伙伴合办的海外或内地实习,目的地包括中国内地、澳洲、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南非、韩国和美国。通过这些实习,学生加深了对各地多元工作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了解,对将来于全球市场的就业发展至关重要。
连繫研究生与业界领袖
学生事务处于2024年1月为研究生举办2024年僱主酒会,吸引约200位业界领袖、僱主、教职员与研究生出席。会上展出逾40个研究项目,主题涵盖创意媒体、医疗服务与保健、科研与科学、社会影响,以及技术与资讯科技服务。是次活动不仅让研究生与各行各业的领袖和僱主建立联繫,同时亦展示浸大学生的创新研究项目,反映大学致力建设开放的研究文化氛围,鼓励创意,并对研究人员给予充分支援。
「BU Market」促进文化共融与交流
浸大学生交流天地「BU Market」于2023年10月开幕,化身为浸大的文化空间,旨在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融共创,培养国际视野。开幕当日国际事务处与香港电台合作,在直播节目《In the Common Room》中讨论BU Market的宗旨。BU Market 通过举办语言交流、文化探索和专业发展会议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技能之馀,更加强跨学科的师生合作。
服务学习丰富学生成长
浸大的服务学习计划是全人教育的重要一环,结合专业知识与实际生活。「行道立德 启仁导义︰田家炳学生创新服务学习巡礼」展览于2024年2月在社创共享工作室TriAngle举行,展示这些计划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浸大于2020至2024年共开办85个服务学习课程,约3,200名学生修读,服务逾25,600名社会上有需要人士。
社创嘉年华提倡社区合作
创新服务学习中心于2024年1月,在TriAngle举办首届「社创唔『龙Ly 』」市集活动,吸引超过1,600人到访。这个市集共有11家本地社企、12个浸大学生团队,以及一个孵化期社创计划参与,汇聚不同年龄、专业、行业和背景的社创人士,为他们提供展示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并收集意见。浸大学生也藉此为创新意念进行市场测试。活动鼓励参加者身体力行支持可持续发展,并分享节日喜悦。
全球创客活动应对气候变化
「绿色创客挑战赛2023」—— 48小时全球网上活动于2023年10月举行,收到约240份报名,当中来自16个地区的110名学生获挑选组成23支队伍,提交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在 AWS Academy、香港科技园公司、Adobe 和阿里云等机构的支持下,活动吸引了富有创意的年轻人开发创新成果,如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洪水管理系统、稻壳可持续材料和食品科技健康解决方案,以回应全球挑战。
创业活动孕育转化意念
创新服务学习中心在2024年3月举行「techstars_Startup Weekend Social Innovation」活动,吸引超过50位来自浸大及其他院校的参加者。透过这次活动,学生联繫志同道合的人,建立社创网络推动项目发展。各队参加者接受创业培训后,将构思转化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具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