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教與學良好實踐做法獲肯定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的質素保證局(質保局)於2023年10月發表《香港浸會大學質素核證報告》,彰顯浸大致力維持高學術標準與教學質素。報告讚揚浸大有效的質素保證架構,與大學使命及策略發展計劃相互配合,並致力提供「最佳學習體驗」。報告又肯定浸大六項關於在質素保證上應用基準參照、提升教與學的方針、真實評估、大學生活課程、建立就業網絡,以及多元共融招生政策的「良好實踐做法」。這些良好實踐做法肯定了大學走在前沿,以教與學的創新培育全面、能塑造未來的學生的努力。
運用數碼資源作空間史研究
為了讓學生對香港歷史有更深刻的見解,鄺智文博士(歷史系)設計「空間史導論」一課,從空間史角度剖析1868 至 1941 年日本人社群於戰前在香港的經濟和社會活動。來自不同學科、年級的學生運用「地理資訊系統」及互動歷史地圖,開展空間史研究項目,將數碼工具應用於歷史教學上,實踐大學的跨學科理念。
培養自主電子學習能力應對商業環境
商學院與Linkedln及大學圖書館合作,推出「Go! BUer Learning」自主電子學習課程,旨在培養工商管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充滿變化的商業環境中盡展所長。啟動儀式於2023年9月舉行,吸引近200人出席。透過以「發揮學習自主權力」為題的論壇及相關研討會,學生學習如何有效利用Linkedln學習平台的資源,成功掌握電子學習和求職的技巧,為未來培育積極主動的自學者。
歌詞創作班培養原創才華
人文及創作系的「中文歌詞創作課程」每年都吸引充滿創意的學生報讀,在周耀輝教授(人文及創作系)的指導下學習作詞。此服務學習課程獲創新服務學習中心、創意研究院和孔憲紹慈善基金贊助支持,於2024年2月舉行主題為「對着坐的兩個人」的演唱暨分享會。學生以二人一組,訪問來自不同年代與背景的人士,並將他們的故事轉化成36 首原創歌曲和歌詞作品,從而帶出無條件支持、跨越代溝、傳承和連結等主題訊息。
透過藝術科技改善社區
方敏兒女士(視覺藝術院)獲浸大頒發2023/24年度通識教育教學獎(青年學者),啟發學生透過視覺藝術為社區帶來正面改變,並讓他們參與香港藝術館等機構的社區項目。自 2021年以來,該課程已有約100名學生參與,並聯繫世界各地近10,000人。方女士還將擴增實境(AR)技術和元宇宙等沉浸式科技融合,以加強學習和社區參與。
互動擴增實境科技活現香港文化
浸大與中環街市合作,於2024年5至6月舉行「滴~噠:歲月迴響」展覽,展示學生利用AR技術創作的作品,呈現一個融合了歷史、文化、藝術的互動展覽。十六名修讀「移動定位敍事與遊戲設計」科目的學生,從對傳統店鋪負責人的採訪中汲取靈感,設計配合現場的AR作品,讓參加者如置身現實場景中,體驗香港的文化歷史。他們的作品如《格.遊 Tartan.walk》、《王位之謎》、《願望和鬍鬚》及《糖盒回憶》體現了學生的創意故事技巧和技術應用。在蘇慧怡女士(互動媒體系)的指導下,學生運用AR技術將本地歷史活靈活現地呈現出來,讓作品走進社區與大眾接觸。
將知識轉化為行動解決微塑膠
學生事務處「拉闊文化」與余英傑博士(生物系),在2024年2至4月籌辦名為「毒樹:與微膠同眠」的STEAM計劃,吸引逾千名幼稚園、中小學及大學生參與。此計劃旨在透過為不同年齡而設的活動,提高學生對微塑膠的認識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團隊為大學社群舉辦了不同類型的工作坊,包括將廢棄的桃花樹循環再用、製作成具有淨化空氣功用的藝術品。通過這些互動活動,傳遞了環境可持續性的重要訊息,並強調微塑膠對健康帶來的威脅。
參與公民科學家計劃探討環保議題
十四名跨學科課程學生在2024年5至6月參加悉尼遊學團,以公民科學家的角色探討霍克斯伯里河的環境議題。此活動由跨學科本科課程部與西悉尼大學的可持續教育與合作夥伴團隊,以及澳洲霍克斯伯里尼皮恩河守護聯盟合辦。在何詠茵博士(跨學科本科課程部)和余英傑博士(生物系)的帶領下,學生展開生物多樣性普查,尋找和鑑定物種,並了解與微塑膠、河岸健康以及洪水相關的問題。學生更製作了有關微塑膠、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水流管理的教學影片,整合成全球挑戰課程的教材。
閃耀文學作家風采
文學院通過一系列引人入勝的活動,展示著名作家的風采,表揚文學卓越成就。「華語作家創作坊」於2023年10月舉行「2023年度卓越華語作家系列」,邀請內地著名作家王安憶女士擔任嘉賓,主講文學講座和主持創作大師班,並分享其代表作品背後的創作心得與過程。
2023年11月,「國際作家工作坊」邀得屢獲殊榮的日本著名詩人四元康祐先生,主持為浸大學生而設的寫作大師班,並在公眾活動「朗誦及對談」講座中,探討其著名詩作及文學旅程。
為慶祝成立20周年,「國際作家工作坊」於2024年3月舉行以「源起與未來」為主題的文學節。這場活動匯聚了多位知名作家,通過主題演講、朗誦會、研討會及寫作坊,慶祝過去20載的文學交流與創作成果。
視覺藝術院畢業生展現創意
創意藝術學院轄下的視覺藝術院於2024年6月,在浸大啟德校園呈獻本科畢業展。展覽以「盪」為主題,130名應屆畢業生藉着不同形式的作品,展示他們在充滿變幻的時代所醞釀出的創作成果。
主辦「2024巴黎奧運之路」研討會
作為浸大「2024巴黎奧運之路」活動之一,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與傳理學院於2023年10月舉辦一個研討會,多位體壇名人就如何追求卓越的運動表現,以及發展運動事業分享見解。此外,研討會的論壇環節主題為「冠軍基金及香港精英運動員(奧運與事業)」,邀得多位成功運動員及奧運金牌得主參與主講。
精英運動員於浸大展開求學之旅
浸大在2023/24學年透過「優才運動員入學計劃」及「多元才能直接錄取計劃」,取錄八名精英運動員入讀本科課程。這八位運動員來自不同的體育項目,包括籃球、劍擊、殘疾人游泳、排球及武術。浸大一直致力為香港運動員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為香港的體育運動發展作出貢獻。浸大於2016年設立「精英運動員入學計劃」,並於2022年推出「優才運動員入學計劃」。這些計劃旨在為本港出色運動員提供彈性學習安排。浸大亦為擁有傑出才能,但未能在學術成績上完全反映的學生,推出「多元才能直接錄取計劃」,進一步加強對運動員的支持。
劍擊邀請賽精英雲集交流
浸大於2023年8月主辦香港2023大學劍擊邀請賽,旨在為學生劍手提供機會,讓他們體驗國際性劍擊比賽,鍛鍊他們的劍擊技術以達至世界級水平。此活動匯聚了浸大以及來自中國內地和美國共13所大學約60名學生劍擊運動員,參加為期兩天的友誼賽,為年青劍手提供一個促進交流、合作和相互了解的機會。
跨學科探索可持續城市發展
修讀全球挑戰學科的四個跨學科課程共140名一年級學生,在2024年4月到珠海進行學習之旅,探索各項創新的可持續設施,包括高科技生態企業、醫療企業、城市規劃博物館、文化遺址和城市公園。浸大學生與40名來自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的學生合作,製作21條推廣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影片。這次旅程由跨學科本科課程部舉辦,田家炳基金會慷慨贊助。
內地及海外職業探索之旅
為擴闊學生的視野及加深他們對各行各業的認識,學生事務處事業策劃中心舉辦了為期八天的大灣區職業探索之旅,讓超過230名學生親身體驗區內的蓬勃發展。為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環球視野,該中心在2024年1月為約80名學生安排了為期五天的職業探索之旅,目的地包括首爾、新加坡和東京,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了解這些著名城市的多元化營商環境。
通過實習培養青年人才
逾210名學生參加了由事業策劃中心與校外夥伴合辦的海外或內地實習,目的地包括中國內地、澳洲、法國、德國、日本、新加坡、南非、韓國和美國。通過這些實習,學生加深了對各地多元工作文化和社會經濟背景的了解,對將來於全球市場的就業發展至關重要。
連繫研究生與業界領袖
學生事務處於2024年1月為研究生舉辦2024年僱主酒會,吸引約200位業界領袖、僱主、教職員與研究生出席。會上展出逾40個研究項目,主題涵蓋創意媒體、醫療服務與保健、科研與科學、社會影響,以及技術與資訊科技服務。是次活動不僅讓研究生與各行各業的領袖和僱主建立聯繫,同時亦展示浸大學生的創新研究項目,反映大學致力建設開放的研究文化氛圍,鼓勵創意,並對研究人員給予充分支援。
「BU Market」促進文化共融與交流
浸大學生交流天地「BU Market」於2023年10月開幕,化身為浸大的文化空間,旨在促進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共融共創,培養國際視野。開幕當日國際事務處與香港電台合作,在直播節目《In the Common Room》中討論BU Market的宗旨。BU Market 通過舉辦語言交流、文化探索和專業發展會議等活動,提升學生的技能之餘,更加強跨學科的師生合作。
服務學習豐富學生成長
浸大的服務學習計劃是全人教育的重要一環,結合專業知識與實際生活。「行道立德 啟仁導義︰田家炳學生創新服務學習巡禮」展覽於2024年2月在社創共享工作室TriAngle舉行,展示這些計劃所帶來的正面影響。浸大於2020至2024年共開辦85個服務學習課程,約3,200名學生修讀,服務逾25,600名社會上有需要人士。
社創嘉年華提倡社區合作
創新服務學習中心於2024年1月,在TriAngle舉辦首屆「社創唔『龍Ly 』」市集活動,吸引超過1,600人到訪。這個市集共有11家本地社企、12個浸大學生團隊,以及一個孵化期社創計劃參與,匯聚不同年齡、專業、行業和背景的社創人士,為他們提供展示創新產品和服務的機會,並收集意見。浸大學生也藉此為創新意念進行市場測試。活動鼓勵參加者身體力行支持可持續發展,並分享節日喜悅。
全球創客活動應對氣候變化
「綠色創客挑戰賽2023」—— 48小時全球網上活動於2023年10月舉行,收到約240份報名,當中來自16個地區的110名學生獲挑選組成23支隊伍,提交應對環境和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在 AWS Academy、香港科技園公司、Adobe 和阿里雲等機構的支持下,活動吸引了富有創意的年輕人開發創新成果,如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洪水管理系統、稻殼可持續材料和食品科技健康解決方案,以回應全球挑戰。
創業活動孕育轉化意念
創新服務學習中心在2024年3月舉行「techstars_Startup Weekend Social Innovation」活動,吸引超過50位來自浸大及其他院校的參加者。透過這次活動,學生聯繫志同道合的人,建立社創網絡推動項目發展。各隊參加者接受創業培訓後,將構思轉化為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具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