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社会科学博士 (2024)
Michael Batty教授是使用运算方法进行城市绘图和可视化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方法论的先驱。身为城市设计师和规划师,Batty教授在其职业生涯中致力推进城市规划、地理学和数据科学之间的跨学科联系;其中较值得注意的,是他持续改进运算模型、动态模拟和数据视觉化工具,以研究影响着城市体系的长远结构变化。过去数十年,Batty教授朝着此研究方向不断迈进,在1995至2010年间于伦敦大学学院创立巴特利特高级空间分析中心并担任其总监,至今仍为该中心主席及荣誉城市规划教授。
近年,Batty教授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未来城市研究所杰出校长教授及荣誉顾问、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杰出访问讲座教授,以及香港大学裘槎研究员,服务香港。此外,Batty教授更大力支持香港浸会大学文学及社会科学院地理系持续推进「智慧城市」项目。 2019年6月,他曾造访浸大,与大学管理层和师生分享真知灼见。 Batty教授曾于1979至1990年担任卡迪夫大学城市规划教授和环境设计学院院长,并于1990至1995年出任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地理信息分析中心总监。多年来,Batty教授以短期合约形式于澳洲、英国、欧洲及美国等多所世界一流院校出任客座教授,参与不同研究项目。
Batty教授至今仍热衷于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一直备受重视。他目前担任重量级期刊《环境与规划城市分析与城市科学》的总编辑,继续启发全球的博士生、博士后研究员和业界同仁。自1970年代末以来,他提倡使用电脑为城市空间结构建模,为当代的研究打下基础。 Batty教授著作等身,长篇短篇、独著合著皆有,包括《Urban Modelling》(1976)、与保罗·朗利合著的《Fractal Cities》(1994)、《Cities and Complexity》(2007)、《新城市科学》(2017)、《Inventing Future Cities》(2018),以及《The Computable City》(2024),其中后四部作品在全球大学课程中广泛教授,而其出版商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亦为此加推多个版本。值得注意的是,Batty教授的研究受欢迎程度历久不衰,迄今的领域权重引用总数已接近六万, 其「i10 指数」评级(即被引用超过10次的文章数量)更在过去五年翻了一番。
Batty 教授历年来的卓越成就获多方肯定,奖誉无数。近年来值得注意的奖誉包括: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2年成为中国地理学会院士、2016年取得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金奖、2015年获发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创始人奖章、2015年获颁英国莱斯特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2013年夺得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的瓦特林‧路德国际地理学奖,以及于2008年取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在英国本土,Batty 教授于2001年获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和国家学术院院士、于2004年位列英女皇寿辰授勋名单并获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以及于 2009年成为皇家学会院士。
在无数奖誉之前,Batty教授一生之中留下最珍贵的礼物和最永恒的成就,或许就是他作为一位良师益友,启蒙着全球地理学者使用新的数位方法和模型设计出更完善及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他所开发的方法和工具,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了更具可塑性和可持续性的选项,以建模描述我们城市随时间兴衰的模式。建筑师、人口普查员、政策专家及文化遗产保育人士同样受到Batty教授的启发,得以使用更有效及以数据为基础的空间模型,制定更完善、更可持续发展的决策。
Batty教授的工作成果影响着全球不同文化地区及不同城市,体现了以改善世界为目标的人文主义信念。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在过去数十年间无私奉献知识,将最先进的城市建模工具交付全球城市的管理者手中,这种知识转移造福人民,缔造后世繁荣。教授深知,通过他职业生涯的不懈努力,最终受益的应当是广大民众。
为表扬Michael Batty教授对浸大、香港、中国以至世界在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方面所作出的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贡献,香港浸会大学谨此授予Batty教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