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Batty教授 Michael Batty教授
Michael Batty教授

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2024)

Michael Batty教授是使用運算方法進行城市繪圖和可視化相關領域的研究和方法論的先驅。身為城市設計師和規劃師,Batty教授在其職業生涯中致力推進城市規劃、地理學和數據科學之間的跨學科聯繫;其中較值得注意的,是他持續改進運算模型、動態模擬和數據視覺化工具,以研究影響著城市體系的長遠結構變化。過去數十年,Batty教授朝著此研究方向不斷邁進,在1995至2010年間於倫敦大學學院創立巴特利特高級空間分析中心並擔任其總監,至今仍為該中心主席及榮譽城市規劃教授。

近年,Batty教授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傑出校長教授及榮譽顧問、香港理工大學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傑出訪問講座教授,以及香港大學裘槎研究員,服務香港。此外,Batty教授更大力支持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及社會科學院地理系持續推進「智慧城市」項目。2019年6月,他曾造訪浸大,與大學管理層和師生分享真知灼見。Batty教授曾於1979至1990年擔任卡迪夫大學城市規劃教授和環境設計學院院長,並於1990至1995年出任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地理信息分析中心總監。多年來,Batty教授以短期合約形式於澳洲、英國、歐洲及美國等多所世界一流院校出任客座教授,參與不同研究項目。

Batty教授至今仍熱衷於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一直備受重視。他目前擔任重量級期刊《環境與規劃城市分析與城市科學》的總編輯,繼續啟發全球的博士生、博士後研究員和業界同仁。自1970年代末以來,他提倡使用電腦為城市空間結構建模,為當代的研究打下基礎。Batty教授著作等身,長篇短篇、獨著合著皆有,包括《Urban Modelling》(1976)、與保羅·朗利合著的《Fractal Cities》(1994)、《Cities and Complexity》(2007)、《新城市科學》(2017)、《Inventing Future Cities》(2018),以及《The Computable City》(2024),其中後四部作品在全球大學課程中廣泛教授,而其出版商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亦為此加推多個版本。值得注意的是,Batty教授的研究受歡迎程度歷久不衰,迄今的領域權重引用總數已接近六萬, 其「i10 指數」評級(即被引用超過10次的文章數量)更在過去五年翻了一番。

Batty 教授歷年來的卓越成就獲多方肯定,獎譽無數。近年來值得注意的獎譽包括:202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22年成為中國地理學會院士、2016年取得英國皇家城市規劃學會金獎、2015年獲發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創始人獎章、2015年獲頒英國萊斯特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2013年奪得有「地理學諾貝爾獎」之稱的瓦特林‧路德國際地理學獎,以及於2008年取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榮譽人文學博士學位。在英國本土,Batty 教授於2001年獲選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和國家學術院院士、於2004年位列英女皇壽辰授勳名單並獲授大英帝國司令勳章,以及於 2009年成為皇家學會院士。

在無數獎譽之前,Batty教授一生之中留下最珍貴的禮物和最永恆的成就,或許就是他作為一位良師益友,啟蒙著全球地理學者使用新的數位方法和模型設計出更完善及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城市。他所開發的方法和工具,為城市規劃者提供了更具可塑性和可持續性的選項,以建模描述我們城市隨時間興衰的模式。建築師、人口普查員、政策專家及文化遺產保育人士同樣受到Batty教授的啟發,得以使用更有效及以數據為基礎的空間模型,制定更完善、更可持續發展的決策。

Batty教授的工作成果影響著全球不同文化地區及不同城市,體現了以改善世界為目標的人文主義信念。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在過去數十年間無私奉獻知識,將最先進的城市建模工具交付全球城市的管理者手中,這種知識轉移造福人民,締造後世繁榮。教授深知,通過他職業生涯的不懈努力,最終受益的應當是廣大民眾。

為表揚Michael Batty教授對浸大、香港、中國以至世界在創建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城市方面所作出的具有深遠影響力的貢獻,香港浸會大學謹此授予Batty教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