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秉林教授 钟秉林教授
钟秉林教授

荣誉社会科学博士 (2019)

钟秉林教授是享誉盛名的教育家,对改革内地教育制度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长期在学界和政府服务,在推动内地大学现代化和处理中小学水平和资源不均等问题上担当关键的角色。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钟教授便已参加教育队伍。跟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一样,当年他响应上山下乡运动,在北京完成中学后,去了陕西省延安市郊的一条贫困村落。除了在田里工作,他也当上代课教师,负责教授一班年龄不同、程度不一的学童。这个经验令他深深体会城乡生活水平的巨大落差,要协助农村人口彻底脱贫,只能通过教育。在农村的四年半历练,也教他领略到在人生的道路上,成功有赖团结每一个人共同为目标奋斗,因为众志成城。

70年代中期,他在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学习机械工程,成绩卓越,深受老师赏识。1977年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取得硕士学位。90年代初,大学赞助他远赴英国留学。但他在完成博士课程前,大学便已破格在1992年委任他为正教授,而他亦两度暂停学习回国,先后担任机械工程系的副系主任和系主任。钟教授在1994年取得威尔士大学博士学位后,便迅即获委任为东南大学副校长。

1996年,中央政府延揽钟教授进入教育部工作,出任高等教育司司长。任内他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改革人才培训方式和改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做出重大贡献。

2001年,钟教授出任全国著名的师资培训学府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将它重新定位为一所聚焦师范教育、教育科学、文理兼重的国际化综合研究型大学。他倡议高等教育国际化,带领北师大和吴清辉教授为校长的香港浸会大学在珠海成立联合国际学院。学院在2005年招收首批学生,当年是第三个内地和非本地大学合作的项目,也是第一所内地大学和香港学府合办的大学。

2012年,钟教授卸任北师大校长,出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就教育制度的方方面面问题向决策者出谋献策。他认为,中国现已大致达到普及教育的目标,量的问题基本解决,应该把工作重点转到提升学校水平、公平分配教育资源等问题。他很关注争相入读所谓「名校」的风气,助长了不良的教学和学习方法。要解决这个问题,要靠鼓励学校提升水平,发展本身的「内涵」,因应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施教,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

为了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钟教授非常支持预留部分大学学额给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他也致力倡议改革高考,让学生能选择不同程度的考卷,英语科一年两考,学生修读广泛的科目,不偏重文科或理科。他呼吁大学改革招生机制,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只看考试成绩。

钟教授对前线教师的忠告,是他们必须尊重教育专业,爱护学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面对利益团体各有所求,他吁请决策者要从大局出发,推行的政策要以严谨的研究为基础,通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改善他们的待遇,优化教育队伍的工作条件。

随着他的事业发展,钟教授的研究范围从机械工程扩展至涵盖环境、贫穷和教育管理。他曾领导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政府赞助的研究项目,先后出版了六本书和逾80篇学术论文,指导数十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

多年来,钟教授在国内外出任不少公职。他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委员、丹麦奥尔堡大学荣誉教授,现任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英国卡迪夫大学名誉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鉴于钟秉林教授对教育界的卓越贡献,香港浸会大学谨此授予钟教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