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4日
常言道「态度决定高度」,何宛淇校友(中国研究)纵然要倚靠轮椅生活,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她看得高、走得远。
宛淇患有脊椎肌肉萎缩症,不能走路,简单动作如拾起跌在地下的物件,也需要别人帮忙。这个病更令她的身体比常人虚弱,心肺功能较差,容易受感染,进出医院是闲事。她也曾经质疑命运,不过家人和朋友的爱心给她勇气和力量,熬过一关又一关的考验。
宛淇中、小学均就读特殊学校,没想过可以做什么运动。初中时为了不想「学生学习概览」上「运动」一栏留白,开始接触「硬地滚球」。硬地滚球的玩法简单,就是把红、蓝色的球投向白色目标球,最接近者为之胜。她说:「最初觉得硬地滚球很慢、很沉闷,后来人长大了,发现它并非单纯的体力运动,还需要思考策略,令对手不能得分,渐渐便获得满足感。」
满足感以外,硬地滚球还给宛淇带来了荣誉。她於2008年获教练赏识而加入香港代表队,2009年首次代表香港参加青少年残亚运会便获两面金牌,更以出战残奥为目标。
然而,宛淇的残奥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硬地滚球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却发现双手肌力减退,以致表现大不如前,更萌生放弃念头,专心学业。
2011年,宛淇重遇教练,一句话鼓励她回到赛场。「他问我当初何以喜爱硬地滚球,回想初心,便有动力再次练习。」
宛淇听从教练建议,从用手滚球的BC4组别,转战用斜台和棒子辅助的BC3组别,还需要一位助手协助调整管道。「BC3更需要钻研对手的打法,要做分析和拆局,难度更高,满足感亦更大。」
转战BC3组别后,宛淇的努力没有白费,先后在多项国际比赛中报捷,更於2016年达成心愿踏足奥运舞台,成为香港历来首名在BC3组别出赛的运动员,最终打入八强。这让她明白到只要愿意尝试,从过程中的得着,比成败更为重要,遇到障碍时亦不应言弃,正如她的座右铭「只要有能力,就必尽其力」。她坚毅奋斗的精神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於同年为她带来「再生勇士」的荣誉。她亦到处作生命教育分享,借自身的经历鼓励别人。
目前个人世界排名第二的宛淇,於8月24日开幕的东京残疾人奥运会中出战硬地滚球BC3组别的个人和双人赛,现正积极备战。「压力固然有,但有家人和港人的支持,我有信心打入四强甚至赢得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