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不「离地」

2021年7月30日

 

 

一个更好的成像系统能为科学和医学研究带来重大影响。我们如何能对图像进行降噪、重建或分割,从中获取更多资讯?能否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磁力共振扫描及其他图像,协助医生诊断疾病?

 

这些都是数学系助理教授韩汝星博士感兴趣的问题,他正致力研发数学工具和方法,为真实生活中的难题找出解决方案。

 

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

 

韩博士是数学系成像科学和科学计算研究组的成员,亦有参与浸大数学图像及视像中心的工作,联同其他研究人员探讨如何在视像和图像问题上,应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技术。

 

对这位在香港土生土长的数学家来说,能够将数学概念和技术与不同领域联系起来,令研究应用数学的趣味大增。他表示:「我们可以应用多种数学工具来解决不同领域的问题,包括商业金融、生物学和物理学,甚至创意产业。」他举例说,计算模型有助动画电影《魔雪奇缘》呈现雪球滚动的状态。

 

他把应用数学比喻为一个工具箱。他说:「科学家会使用某些工具来解决问题,但在应用数学中,我们更重视研究工具箱本身。透过理解这些解决方案的构成和性质,将有助我们开发更快、更可靠的工具。」

 

找寻正确路向

 

对韩博士来说,他的数学之旅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他从小热爱数学,这学科自然地成为他升读大学的选修科,却不清楚在大学毕业后如何使用数学,直至他参加了一个暑期计划,将兴趣集中於应用数学领域,并更深入认识到数学技术及其实际应用。他其后在一个国际交流项目中,与来自美国的大学生组成团队,合作进行研究,当中经验点燃了他从事研究和高等教育工作的兴趣。

 

在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他取得裘槎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牛津大学修读博士学位。在加入浸大前,他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研究员。

 

结合跨学科专业知识

 

在浸大,韩博士继续钻研数学研究,亦涉足於其他能够应用数学的范畴。他获得研究资助局2021 /22年度「杰出青年学者计划」拨款逾港币85万元,展开研究与Toeplitz相关系统的预处理,这领域在科学计算中起着重要作用。他最近获颁「杰出青年学者奖」,表扬其卓越研究成就,并得到额外港币10万元,以发展培训学士课程学生进行研究等教育活动。另外,他亦获得裘槎基金会资助港币50万元开展研究工作。

 

韩博士亦对数据科学感兴趣,这新兴领域结合包括数学等多个科学范畴。他说:「这跨学科领域通过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技术,为各行各业解难。我们学系与理学院内其他部门,现正探索有关数据科学的合作研究机会。」

 

在教学工作上,韩博士任教「数值线性代数」和「常微分方程式」科目。他既是学生的教师,亦是系内其他学者的同事,两个角色均有助他迅速适应浸大的环境。他表示:「在疫情期间,我们学系经常开会讨论不同教学方法,以提升课堂互动,并确保课堂和考试在网上顺利进行。」他续说:「我很喜欢教书和与学生交流。我在堂上多引用例子来介绍数学的应用,令课堂更有趣味,并向学生展示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