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0日
一個更好的成像系統能為科學和醫學研究帶來重大影響。我們如何能對圖像進行降噪、重建或分割,從中獲取更多資訊?能否用數學的方法來分析磁力共振掃描及其他圖像,協助醫生診斷疾病?
這些都是數學系助理教授韓汝星博士感興趣的問題,他正致力研發數學工具和方法,為真實生活中的難題找出解決方案。
把數學應用到生活中
韓博士是數學系成像科學和科學計算研究組的成員,亦有參與浸大數學圖像及視像中心的工作,聯同其他研究人員探討如何在視像和圖像問題上,應用數學和統計學的技術。
對這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數學家來說,能夠將數學概念和技術與不同領域聯繫起來,令研究應用數學的趣味大增。他表示:「我們可以應用多種數學工具來解決不同領域的問題,包括商業金融、生物學和物理學,甚至創意產業。」他舉例說,計算模型有助動畫電影《魔雪奇緣》呈現雪球滾動的狀態。
他把應用數學比喻為一個工具箱。他說:「科學家會使用某些工具來解決問題,但在應用數學中,我們更重視研究工具箱本身。透過理解這些解決方案的構成和性質,將有助我們開發更快、更可靠的工具。」
找尋正確路向
對韓博士來說,他的數學之旅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他從小熱愛數學,這學科自然地成為他升讀大學的選修科,卻不清楚在大學畢業後如何使用數學,直至他參加了一個暑期計劃,將興趣集中於應用數學領域,並更深入認識到數學技術及其實際應用。他其後在一個國際交流項目中,與來自美國的大學生組成團隊,合作進行研究,當中經驗點燃了他從事研究和高等教育工作的興趣。
在香港科技大學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後,他取得裘槎基金會的獎學金到牛津大學修讀博士學位。在加入浸大前,他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擔任研究員。
結合跨學科專業知識
在浸大,韓博士繼續鑽研數學研究,亦涉足於其他能夠應用數學的範疇。他獲得研究資助局2021 /22年度「傑出青年學者計劃」撥款逾港幣85萬元,展開研究與Toeplitz相關系統的預處理,這領域在科學計算中起着重要作用。他最近獲頒「傑出青年學者獎」,表揚其卓越研究成就,並得到額外港幣10萬元,以發展培訓學士課程學生進行研究等教育活動。另外,他亦獲得裘槎基金會資助港幣50萬元開展研究工作。
韓博士亦對數據科學感興趣,這新興領域結合包括數學等多個科學範疇。他說:「這跨學科領域通過運用數學、統計學和計算機科學的技術,為各行各業解難。我們學系與理學院內其他部門,現正探索有關數據科學的合作研究機會。」
在教學工作上,韓博士任教「數值線性代數」和「常微分方程式」科目。他既是學生的教師,亦是系內其他學者的同事,兩個角色均有助他迅速適應浸大的環境。他表示:「在疫情期間,我們學系經常開會討論不同教學方法,以提升課堂互動,並確保課堂和考試在網上順利進行。」他續說:「我很喜歡教書和與學生交流。我在堂上多引用例子來介紹數學的應用,令課堂更有趣味,並向學生展示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