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於生物化学与中医药学

2022年4月26日

 

中医药学院助理教授兼计算医药学实验室成员之一的王凯亮博士在本科修读生物化学,预备毕业报告时遇上了一个令他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早衰症。这是一种由基因lamin A变异而引起的罕见疾病,患病儿童会提早出现老化症状,甚至死亡。当时王博士与组员研究抑制剂是否能够有效促使lamin A恢复功能,从而延缓衰老过程。

这次研究经验点燃了王博士投身科研的兴趣,以改善人类健康为目标。他表示:「我们就早衰症的研究或有机会为这疾病提供新疗法。能够透过科研来为人类带来改变,提升病人的生活质素,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应用现代科学於中医药研究

王博士在中学时首次认识基因排序技术,继而对复杂的生物过程产生浓厚兴趣。他说:「信使核糖核酸份子由基因转化而来,再转译为蛋白质,执行各种生命机能。对我来说,这个过程太神奇,令我想了解更多。」

为解构复杂的生物相互作用,他在香港大学选修生物化学,从此燃起对研究和追求学问的热诚,启发他踏上科研之路。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在香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其后於2016年加入浸大,担任研究助理教授。

在中医药学院,王博士与曾肇添中医药临床研究教授、协理副校长(中医药发展)卞兆祥教授合作,研究消化系统疾病的成因与治疗方法。他们一项研究揭示幼年心理创伤与患上肠易激综合症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已发表於权威国际期刊《自然—通讯》。

王博士的研究从生物化学研究过渡到中医药领域,当中并无矛盾。他说:「中医药学院一直进行创新的中医药研究,研究成果必须与西方医学接轨。因此,我们需要采用科学化的研究方法来促进中医药国际化。我希望贡献我在现代科学的知识,推动学院的中医药研究发展。」

研发针对代谢病的新疗法

王博士的实验室其中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是研发代谢病的崭新治疗方法,以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长远目标。他说:「香港人均预期寿命愈来愈长,而老化跟代谢病如肥胖、中风和糖尿病等息息相关。人们不仅要活得更长寿,很重要是活得更健康,希望我的研究能够帮助人们减低患病风险,安享晚年。」

他的个人经历亦是他的研究动力。数年前,他的亲人患上糖尿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生活模式也因而改变,驱使王博士研究代谢病的生物化学过程,找出致病和促使病情恶化的因素,以帮助代谢病患者。

由王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最近发现一种能够有效控制体重的酶,研究结果已在著名期刊《自然—代谢》发表。另一项研究则发现一种新的宿主因子,可导致与老化和肥胖有关的胰岛素阻抗,研究将於《自然—通讯》发表, 现正进行发表前的修正。

他说:「肥胖和糖尿病均是现今常见的代谢病。除了饮食不健康或缺乏运动等因素外,代谢病的成因与人体的基因变异和肠道细菌有关。只要分析诱发疾病的原因,便有望研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预防疾病或延缓病情发展。」

他的研究团队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中药提取物有助调节体重,并可改善因胰岛素阻抗、高胆固醇及高脂肪水平引致的代谢异常相关情况。王博士说:「市面上的一些减肥药可能会产生副作用,长期服用或会影响健康,所以我们想找到治疗肥胖问题的新方法。中药提取物的天然成分居多,只要成分比例恰当,便会对身体有益。」

对科研前景感乐观

对於这位土生土长的科学家来说,香港独具与内地和国际社会联系的优势,有利科研发展。香港的大学亦拥有先进的科技及仪器,媲美不少世界顶尖学府。

他鼓励有志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探索感兴趣的题目,培养探求学问的热诚。他表示:「研究关乎创造和发现新知识,你必须真正热衷於研究,而非将研究单纯视为一份工作。我每次在实验过程中取得突破时,都会感到很有意义,当中的满足感是我选择投身科研的原因。」

王博士亦相信,香港首间中医医院将在促进中医药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他说:「中医医院能够为浸大提供更多临床研究机会,这无疑有助大学进一步研发更有效的中医药和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