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人工智能交响乐团」开拓艺术新里程

2022年8月9日

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的艾伦·图灵(Alan Turing),对现代计算机科技发展举足轻重。浸大新成立的「图灵人工智能交响乐团」,同样会为世界带来深远影响,将把人与人工智能共创艺术的发展提升至另一高峰。

图灵人工智能交响乐团是全球首个人工智能交响乐团,采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开拓全新的人与智能计算系统共创艺术与表演形式,为浸大就此领域发展和探索更多可能性的愿景中,矗立了一个重要里程碑。

开创艺术新时代

浸大在8月9日举行的「人、机器、艺术、创意 — 国际研讨会」上宣布成立图灵人工智能交响乐团。研讨会由浸大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办,云集学术界和业界的顶尖学者、研究人员和艺术家,共同探讨有关人与人工智能共创艺术的发展。

研讨会十分荣幸邀得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徐捷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青年工作部部长张志华博士透过视像致辞,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亲临致辞。

开幕仪式其他主礼嘉宾包括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秘书长邓特抗教授、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新界工作部副部长朱宜华女士、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总裁毕坚文先生、香港浸会大学校董会暨谘议会主席陈镇仁博士、校董会暨谘议会司库蔡懿德女士、校长卫炳江教授、副校长(研究及拓展)郭毅可教授、行政副校长暨秘书长邹雰云女士、协理副校长(跨学科研究)潘明伦教授。

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在致辞时表示:「浸大致力发掘及孕育新科技及崭新意念,是带领艺术科技全方位研究及发展的力量。具开创性和创新的『香港人机共生艺术创造平台技术建设』计划由研究资助局资助,是国家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科技研究计划之一,致力大幅推进人类及人工智能的互动,并为艺术发展生态系统带来贡献。」

拓展艺术科技领域

陈镇仁博士在欢迎辞中表示:「随着科技应用于艺术创作成为新潮流,浸大学者也积极把艺术科技推向更高层面,以重塑艺术与文化创作的新面貌。国家『十四五』规划和香港特区政府加强对艺术科技发展的支持,令我们深受鼓舞。在这个背景下,浸大的重点项目定将支持和引领香港的艺术科技发展,让本港于艺术科技的世界舞台占据领先位置。」

孙东教授在致辞时表示:「凭藉人工智能技术的先进发展,艺术创作能转化和提升至更高层次,既为观众带来新的体验,亦为香港带来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我想指出,浸大上月举行的交响乐团周年音乐会,成功地示范人工智能如何能成为音乐表演、跨媒体艺术和舞蹈的创作力量。该表演确实是艺术科技历史上的里程碑,展现人与机器的和谐合作。」

重塑香港艺术创作形式

郭毅可教授在介绍图灵人工智能交响乐团的概念时表示,它是一个开放的合作平台,为全世界有志发展人工智能艺术创造的艺术家和科学家,提供一个全新、具有活力且稳健的环境,以展开研究、创作、表演,并实现知识产权。它将协助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突破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及边界,以全新方式来表达情感及与观众互动。它将激发科学家的创新和研发,使其具备高度美学价值。 通过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创、共演的艺术作品,它将影响艺术界对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新艺术的鉴赏和支持。

郭教授指出:「图灵人工智能交响乐团藉助人机共创的表演,将研究团队的愿景、理念及技术创新在国际合作的背景下付诸实践,从而实现该项目的一个重要目标:建立数字艺术创造的全球研究网络。通过采用区块链技术,图灵人工智能交响乐团将实现全球首个以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ecentralised Autonomous Organisation)方式建立的科学家及艺术家协同艺术创新生态环境。

同时,图灵人工智能交响乐团通过开拓前沿艺术科技的研究及实践,有助于推广融合艺术、人文和科技的全人教育,并促进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为香港的文化及创意产业领航,矢志将香港打造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

除了宣布成立「图灵人工智能交响乐团」,以及介绍浸大一系列正在进行的人与人工智能共创艺术创新项目,研讨会亦探讨多个议题,包括人机共创艺术及艺术呈现的赋能技术、其美学及认知价值、在元宇宙生态下的艺术经济新趋势、艺术社会新形态中浮现的新兴议题,以及对艺术群体的影响等。

研讨会是「香港人机共生艺术创造平台技术建设」研究计划的重要成果之一。 研究计划的其他项目还包括艺术数据库、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系统、研究剧院,以及一些独特创新的应用项目,是浸大致力推动香港及至全球的艺术、文化以及艺术科技发展的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