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儿童语言发展的秘密

2022年5月24日

 

人类的特征之一是拥有语言能力。英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贺晓雪博士从事语言学研究,专攻第一语言习得,目前正致力研究儿童习得母语背后的机制。

贺博士表示:「我们常常以为习得第一语言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意义。其实,语言除了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窥探人类思维的窗口,而语言习得正是了解儿童心智发展的一个窗口。」

贺博士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是了解有哪些因素可以令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向幼儿输入语言时获得最佳效果。她最近发表在《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期刊上的一篇评论文章,重点提到两个很重要却未得到充分讨论的因素,分别是「质先于量」的重要性,以及输入语言的时机。这两个因素都突显出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人类的先天特征,例如与生俱来的生物构造,以及后天培育如成长方式,都同样关键。

「在教养孩子时,我们倾向于重视后天培育,不自觉地在先天与后天之间加上人为的界线。我在论文中希望传达的信息是:在母语习得的过程中,我们在讨论后天因素――语言输入――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考虑先天因素的影响,因为先天因素会影响到儿童对语言输入的吸收程度。」

做得多不如做得精

贺博士补充说:「人们有时会说『多和孩子说话』或『讲更复杂的句子』等,从而提升给孩子输入语言的量;但事实并不是输入越多习得越多,反而,输入和吸收之间经常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对于大脑正值急速发展和成熟的幼年来说,尤其显著。」

贺博士以神经系统「髓鞘发展」的过程为例:此过程中,一种名为髓磷脂的脂质层会包裹并隔离大脑神经细胞的轴突,形成髓鞘;轴突的功能就像电线,而髓鞘则有助信号沿轴突传递并防止泄漏,作用就像耳机电线周围的塑料层一样,帮助大脑处理信号。然而,髓鞘的发展需要时间,到了十岁左右才完全成熟。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处理语言输入的能力至关重要;而这种能力常常受制于大脑的发育,例如髓鞘的形成。由此可见,人体生物构造这一先天因素可以左右人们在幼年时期对语言输入这一后天因素的处理和吸收能力。

通过之前的研究和其他几个进行中的研究项目,贺博士发现,单是将句子主语从一个简单的名词词组(例如「男孩」)变成一个略微复杂的名词词组(例如「高佻的男孩」),已经足以令一个三岁儿童的语言处理能力超过负荷:孩子可以很容易地学会以「男孩」为主语的新动词,但当主语变为「高佻的男孩」时,习得新动词的成果便大打折扣。

至于孩子究竟能够处理多少单位的词组,这一点由于受到年龄、个体差异和句子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并无定数;但是,有一点是很明确的:语言的输入应当根据儿童大脑的综合发展来调整。换句话说,后天的培育应配合先天的条件。

「对于儿童来说,过多的词语在某程度上就像身体无法吸收的多余食物一样。因此,我们作为教育者,有时必须牺牲数量来换取质量。」

除了输入的语言本身,教育者还需要考虑其他认知因素,比如记忆。说到这方面,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输入语言的适当时机。

睡眠的奇妙功效

贺博士表示:「睡眠有助记忆。我们这种生物被赋予与生俱来的清醒/睡眠周期:在清醒的时候,我们学习新事物;在睡眠时,我们的大脑也并不闲着,而是忙于加强和重组记忆。对语言习得而言,睡眠有助将新学的单词和文法融入长期记忆之中。」

贺博士指出,虽然关于睡眠的科研已非常发达,但有关睡眠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尤其针对儿童群组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而这也是她希望能在浸大填补的缺口。

幼童在晚上大多睡得特别长,白天也经常小睡。贺博士认为这种天性有利孩子充分利用睡眠时间来巩固新知识。她早前在《Cognition》期刊上发表的研究也就这一过程作出论述。

贺博士笑言:「睡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辅助工具。父母们知道这一点吗?他们会在孩子睡前为他们讲故事,但他们是因为知道睡眠对学习的好处才这样做吗?大概不是,但他们应该要知道!有了这方面的理解,或可以有策略地在孩子睡前布置较难的学习任务。」

贺博士认为年纪较大的孩子也可以受益于白天小睡以及更长的夜间睡眠。睡眠活动在幼儿园和幼儿教育中常见,但应扩展到小学甚至中学阶段。

「有人认为睡眠是浪费时间,尤其现今生活节奏急速,但长远我希望能令小睡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习惯,就像必须要有午休或运动时间一样。睡眠可以对学习产生奇妙的影响,所以我们实在不应该牺牲它。」

贺博士目前正深入研究语言处理和睡眠的关系。她从美国移居香港后,即使研究方向从探索儿童如何学习英语转变为学习粤语和普通话,有关学习母语的根本原则同样适用。

贺博士总结说:「无论学习英语或粤语,做得多不如做得精,时机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