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兒童語言發展的秘密

2022年5月24日

 

人類的特徵之一是擁有語言能力。英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賀曉雪博士從事語言學研究,專攻第一語言習得,目前正致力研究兒童習得母語背後的機制。

賀博士表示:「我們常常以為習得第一語言是理所當然的事,而忽略了其背後的意義。其實,語言除了是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窺探人類思維的窗口,而語言習得正是了解兒童心智發展的一個窗口。」

賀博士研究工作的重點之一,是了解有哪些因素可以令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向幼兒輸入語言時獲得最佳效果。她最近發表在《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期刊上的一篇評論文章,重點提到兩個很重要卻未得到充分討論的因素,分別是「質先於量」的重要性,以及輸入語言的時機。這兩個因素都突顯出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人類的先天特徵,例如與生俱來的生物構造,以及後天培育如成長方式,都同樣關鍵。

「在教養孩子時,我們傾向於重視後天培育,不自覺地在先天與後天之間加上人為的界線。我在論文中希望傳達的信息是:在母語習得的過程中,我們在討論後天因素――語言輸入――的時候,我們也需要考慮先天因素的影響,因為先天因素會影響到兒童對語言輸入的吸收程度。」

做得多不如做得精

賀博士補充說:「人們有時會說『多和孩子說話』或『講更複雜的句子』等,從而提升給孩子輸入語言的量;但事實並不是輸入越多習得越多,反而,輸入和吸收之間經常存在差距;這種差距對於大腦正值急速發展和成熟的幼年來說,尤其顯著。」

賀博士以神經系統「髓鞘發展」的過程為例:此過程中,一種名為髓燐脂的脂質層會包裹並隔離大腦神經細胞的軸突,形成髓鞘;軸突的功能就像電線,而髓鞘則有助信號沿軸突傳遞並防止洩漏,作用就像耳機電綫周圍的塑料層一樣,幫助大腦處理信號。然而,髓鞘的發展需要時間,到了十歲左右才完全成熟。在語言習得的過程中,處理語言輸入的能力至關重要;而這種能力常常受制於大腦的發育,例如髓鞘的形成。由此可見,人體生物構造這一先天因素可以左右人們在幼年時期對語言輸入這一後天因素的處理和吸收能力。

通過之前的研究和其他幾個進行中的研究項目,賀博士發現,單是將句子主語從一個簡單的名詞詞組(例如「男孩」)變成一個略微複雜的名詞詞組(例如「高佻的男孩」),已經足以令一個三歲兒童的語言處理能力超過負荷:孩子可以很容易地學會以「男孩」為主語的新動詞,但當主語變爲「高佻的男孩」時,習得新動詞的成果便大打折扣。

至於孩子究竟能夠處理多少單位的詞組,這一點由於受到年齡、個體差異和句子結構等因素的影響,並無定數;但是,有一點是很明確的:語言的輸入應當根據兒童大腦的综合發展來調整。換句話說,後天的培育應配合先天的條件。

「對於兒童來說,過多的詞語在某程度上就像身體無法吸收的多餘食物一樣。因此,我們作爲教育者,有時必須犧牲數量來換取質量。」

除了輸入的語言本身,教育者還需要考慮其他認知因素,比如記憶。說到這方面,不能忽視的一點就是輸入語言的適當時機。

睡眠的奇妙功效

賀博士表示:「睡眠有助記憶。我們這種生物被賦予與生俱來的清醒/睡眠週期:在清醒的時候,我們學習新事物;在睡眠時,我們的大腦也並不閒着,而是忙於加強和重組記憶。對語言習得而言,睡眠有助將新學的單詞和文法融入長期記憶之中。」

賀博士指出,雖然關於睡眠的科研已非常發達,但有關睡眠與語言之間的關係,尤其針對兒童群組的研究則相對較少,而這也是她希望能在浸大填補的缺口。

幼童在晚上大多睡得特別長,白天也經常小睡。賀博士認爲這種天性有利孩子充分利用睡眠時間來鞏固新知識。她早前在《Cognition》期刊上發表的研究也就這一過程作出論述。

賀博士笑言:「睡眠是一種有效的學習輔助工具。父母們知道這一點嗎?他們會在孩子睡前為他們講故事,但他們是因為知道睡眠對學習的好處才這樣做嗎?大概不是,但他們應該要知道!有了這方面的理解,或可以有策略地在孩子睡前佈置較難的學習任務。」

賀博士認為年紀較大的孩子也可以受益於白天小睡以及更長的夜間睡眠。睡眠活動在幼兒園和幼兒教育中常見,但應擴展到小學甚至中學階段。

「有人認為睡眠是浪費時間,尤其現今生活節奏急速,但長遠我希望能令小睡成為社會普遍接受的習慣,就像必須要有午休或運動時間一樣。睡眠可以對學習產生奇妙的影響,所以我們實在不應該犧牲它。」

賀博士目前正深入研究語言處理和睡眠的關係。她從美國移居香港後,即使研究方向從探索兒童如何學習英語轉變為學習粵語和普通話,有關學習母語的根本原則同樣適用。

賀博士總結說:「無論學習英語或粵語,做得多不如做得精,時機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