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7日
一年级学生李念情在中学时没有修读资讯及通讯科技的科目,未曾想过自己很快便能学会编写程式。现在,她希望可以应用所学的电脑技能,研发能改善人们身心健康的方案。
她说:「我一直对医疗健康课题深感兴趣,随着健康科技的进步,我十分希望了解创新可以怎样改变未来的医疗发展。」
念情是创新医疗及社会健康社会科学学士(荣誉)/ 理学士(荣誉)课程首届学生之一。这个跨学科课程于2022/23年开办,培育学生成为医疗与健康领域的未来领袖,通晓医疗和社会健康知识,并且能够融会贯通不同学科,以及掌握创新科技。
医疗领域的创新
人口老化导致市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大增,是香港急需应对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此外,要应对全球未来十年面临的卫生挑战,如遏止传染病和应用新技术等,必须整合多个领域的知识,以开拓创新和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协理副校长(本科课程)兼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张国威教授表示:「数码转型的浪潮已推展至各行各业,包括医疗健康业界,令香港对兼具医疗健康和科技知识的专才需求上升。由于我们的未来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这个跨学科课程着重创新,学生需精于学习和构思创新意念,并掌握如何运用新科技。」
课程主任兼体育、运动及健康学系副教授黄雅君博士说:「医疗健康领域的新兴科技造就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这个课程旨在培育能够运用科技提升健康的创新人才,迎合社会所需。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只要对医疗健康课题有兴趣,都可以报读这个课程。」
运用新科技促进人类健康
课程由社会科学院和理学院的老师合作设计,教学内容涵盖不同学科,并且为学生提供体验式学习。课程第一年以核心科目为主,学生透过修读「全球挑战」一科,学习可持续发展等重要的全球议题,并运用跨学科方案去解决难题。他们又会在「创意电脑计算」科目学习程式设计的技巧,合作设计互动应用程式。
学生会在课程第二年学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应用、医疗与社会康健领域的使用者体验规划、公共卫生,以及创业培训等,之后可选择专修「健康及社会康健」或「健康技术和医疗资讯学」。
黄博士表示,「健康及社会康健」专修让学生掌握多元化知识,将来可投身企业健康、营养与保健、研究和社会创新等行业。修读「健康技术和医疗资讯学」的学生则可从事健康资讯学、健康数据分析,以及研发健康科技等专业。
念情希望能更深入了解健康、社会康健和科技议题,让她在未来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她亦积极寻找实习机会,把课堂知识付诸实践。她说:「对于医疗健康研究的浓厚兴趣,驱使我了解科技的应用如何能提升人类健康。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来贡献社会,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