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跨学科教学  激发学生好奇心

2023年3月30日

DrKristenLi_03_r DrKristenLi_03_r
李原曦博士(左一)领导无人机程式设计工作坊,让学生学习操作无人机飞行与穿越障碍物。

 

「有趣」、「有意义」和「得到深刻见解」——这些都是学生在修读李原曦博士任教的通识教育课程后写下的感想。李博士的教学风格灵活多变,不但激发学生思考,促进主动学习,亦在课堂之外为学生带来积极的改变。

李博士共设计了四门新颖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一门基础课程、两门跨学科课程和一门总整课程。她热心教学,最近获颁2022/23 年度通识教育教学奖(个人)优异奖,该奖项表扬浸大教学人员在通识教育教学上的杰出表现。

推动跨学科学习

李博士为计算机科学系一级讲师,在浸大修读博士生课程的经历,造就了她现在的教学手法。她表示,浸大的跨学科教育令她获益良多,特别是一个由浸大与日本京都大学合办、以信息学和设计思维为主题的计划,令她印象深刻。

她说:「博士生通常只是专注于自己的学术领域。这个计划让我扩阔眼界,看到计算机科学家可以如何为解决社会问题作出贡献。这经验推动我在课堂上融入跨学科教学,并加强学生、我自己与社会之间的互动。」

与朋辈学习,亦向朋辈学习

对李博士来说,通识教育课程除了有助推动跨学科学习之外,也让学生有机会设计创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真实世界的问题。她说:「通识教育课程的学生主修不同学科,我作为老师的角色是教授我的专业知识,并帮助他们从彼此身上学习。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透过协作项目,学到从新的角度来看事物,以及如何以跨学科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总整课程「设计智能城市:走向可持续生活」中,她指导一个学生团队制作流动应用程序原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公共巴士无障碍设施使用状况的透明度。学生团队包括社会科学院学生,他们建议在巴士上安装传感器,了解轮椅停放区的使用状况,让候车中的轮椅使用者知道即将到站的巴士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更好地安排行程。

李博士说:「虽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信息科技背景,但他们能够将本科知识和我教导的技术结合起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学生可以在项目中作出新尝试,而在过程中亦结交到新朋友。」

书本以外的教与学

Dr Kristen Li_r Dr Kristen Li_r

在课堂上,李博士时常鼓励学生参与互动教学活动,激发他们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在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人生如游戏:如何取胜?」,她设计了一系列仿真现实生活场景的游戏,引导学生认识博弈论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为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她以辩论形式来教授「人工智能世代来临对社会的影响 」一课,鼓励学生探讨人工智能革命相关话题,亦为他们提供合作完成项目标机会。

她更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行体验式学习,例如实地考察、无人机程序设计等活动。在「设计思维和信息科技推动社会创新」课程中,她与社区伙伴机构合办一系列设计思维工作坊,指导学生应用科技与设计思维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她亦邀请业界领袖举办讲座,分享他们对不同行业应用创新科技的见解,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李博士亦会运用科技,建立虚拟学习空间,如采用虚拟白板Mural和元宇宙平台,让学生开展遥距的讨论和协作项目。她说:「学生很喜欢借助科技来进行协作和交流,又可以关注彼此的项目进展,令虚空间成为互相学习的环境。」

李博士在教学上不断求进,早前参加了通识教育处举办的计划「Students-as-Partners Scheme」和「GE Peer Support “Buddy” Programme」,认为这些优化教学的活动,既有助促进教学环境的包容和理解,又可以支持教学人员为学生提供最佳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