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跨學科教學  激發學生好奇心

2023年3月30日

DrKristenLi_03_r DrKristenLi_03_r
李原曦博士(左一)領導無人機程式設計工作坊,讓學生學習操作無人機飛行與穿越障礙物。

 

「有趣」、「有意義」和「得到深刻見解」——這些都是學生在修讀李原曦博士任教的通識教育課程後寫下的感想。李博士的教學風格靈活多變,不但激發學生思考,促進主動學習,亦在課堂之外為學生帶來積極的改變。

李博士共設計了四門新穎的通識教育課程,包括一門基礎課程、兩門跨學科課程和一門總整課程。她熱心教學,最近獲頒2022/23 年度通識教育教學獎(個人)優異獎,該獎項表揚浸大教學人員在通識教育教學上的傑出表現。

推動跨學科學習

李博士為計算機科學系一級講師,在浸大修讀博士生課程的經歷,造就了她現在的教學手法。她表示,浸大的跨學科教育令她獲益良多,特別是一個由浸大與日本京都大學合辦、以資訊學和設計思維為主題的計劃,令她印象深刻。

她說:「博士生通常只是專注於自己的學術領域。這個計劃讓我擴闊眼界,看到電腦科學家如何為解決社會問題作出貢獻。這經驗推動我在課堂上融入跨學科教學,並加強學生、我自己與社會之間的互動。」

與朋輩學習,亦向朋輩學習

對李博士來說,通識教育課程除了有助推動跨學科學習之外,也讓學生有機會設計創新的解決方案,以應對真實世界的問題。她說:「通識教育課程的學生主修不同學科,我作為老師的角色是教授我的專業知識,並幫助他們從彼此身上學習。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透過協作項目,學到從新的角度來看事物,以及如何以跨學科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在總整課程「設計智慧城市:走向可持續生活」中,她指導一個學生團隊製作流動應用程式原型,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改善公共巴士無障礙設施使用狀況的透明度。學生團隊包括社會科學院學生,他們建議在巴士上安裝感應器,了解輪椅停放區的使用狀況,讓候車中的輪椅使用者知道即將到站的巴士是否有足夠的空間,讓他們更好地安排行程。

李博士說:「雖然不是所有學生都有資訊科技背景,但他們能夠將本科知識和我教導的技術結合起來,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智能解決方案。學生可以在項目中作出新嘗試,而在過程中亦結交到新朋友。」

書本以外的教與學

Dr Kristen Li_r Dr Kristen Li_r

在課堂上,李博士時常鼓勵學生參與互動教學活動,激發他們對課程內容產生興趣。在通識教育基礎課程「人生如遊戲:如何取勝?」,她設計了一系列模擬現實生活場景的遊戲,引導學生認識博弈論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為啟發學生主動學習,她以辯論形式來教授「人工智能世代來臨對社會的影響 」一課,鼓勵學生探討人工智能革命相關話題,亦為他們提供合作完成項目的機會。

她更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進行體驗式學習,例如實地考察、無人機程式設計等活動。在「設計思維和資訊科技推動社會創新」課程中,她與社區夥伴機構合辦一系列設計思維工作坊,指導學生應用科技與設計思維方法來解決社會問題。她亦邀請業界領袖舉辦講座,分享他們對不同行業應用創新科技的見解,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李博士亦會運用科技,建立虛擬學習空間,如採用虛擬白板Mural和元宇宙平台,讓學生開展遙距的討論和協作項目。她說:「學生很喜歡借助科技來進行協作和交流,又可以關注彼此的項目進展,令虛擬空間成為互相學習的環境。」

李博士在教學上不斷求進,早前參加了通識教育處舉辦的計劃「Students-as-Partners Scheme」和「GE Peer Support “Buddy” Programme」,認為這些優化教學的活動,既有助促進教學環境的包容和理解,又可以支援教學人員為學生提供最佳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