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时代的图书馆与知识创造

2023年5月30日

20230510_photo_chrisChan_highres-00023_r1b 20230510_photo_chrisChan_highres-00023_r1b
大学图书馆馆长陈伟程主导图书馆的空间改善工程,项目将调整图书馆的藏书量、改善不同楼层的畅达程度,以及扩充学习空间。

 

当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馆长陈伟程谈到由他主导的图书馆空间改善工程时,总是热情满载,充满感染力。他从小受家庭熏陶爱上阅读,在大学专修历史和政治。他的母亲同样在图书馆工作,曾于香港英基赛马会善乐学校担任图书馆员多年,现任职于澳洲国立图书馆。

2023年是伟程加入浸大的第15年。他兴趣广泛,热爱分享知识,多年来对浸大社群卓有建树。他在2008年出任浸大信息服务图书馆员,负责策划和主持工作坊,教导读者使用图书馆服务。2022年,他获委任为大学图书馆馆长,现时正推展图书馆的空间改善工程。这个项目将调整区树洪纪念图书馆的藏书量、改善不同楼层的畅达程度,同时扩充学习空间。图书馆的六与七楼已于5月15日开始关闭进行改装工程,计划于2024年重开,带来全新的优化学习空间。

伟程说:「在调整馆藏方面,倘若一本书在10年内都没有被借出,它便有机会从藏书中移除,当然亦会考虑其他因素。图书馆现时的藏书量远超过本身设计的馆藏空间,我们的目标是从80万本藏书中移除25万本。调整馆藏不仅是移除书籍,更重要是达至符合浸大现时所需要的藏书规模,并支持大学在跨学科教学的发展。」

随着印刷书籍用量减少,图书馆用户对电子资源的需求逐步上升。为推动浸大师生创造与分享知识,图书馆将加强发展电子资源和支持开放存取。2003年《关于开放存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的柏林宣言》倡议在网上发表研究成果,让读者免费并无障碍地阅读论文。

伟程续说:「浸大走在制订开放存取的协议前沿。我们将目光放远,为研究人员提供支持,协助他们透过剑桥大学出版社等著名出版商,出版可以免费开放存取的著作。由于没有了收费这道障碍,读者下载量增加,研究亦发挥更大影响力,令各参与方都成为赢家。」

将图书馆单纯定义为一个收藏书籍的空间是过时的观念。对伟程来说,图书馆不止是一个知识库,它还为学生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外,提供一个宁静的空间。当被问及现代图书馆员的角色,他分享了一位备受尊崇的思想领袖兼图书馆学教授的话,其工作于今天尤其有意义:

「图书馆员的使命是藉着促进社区的知识创造,以改善社会。」

(R. David Lankes,《The Atlas of New Librarianship》)

伟程亦破解了一些关于图书馆员的「迷思」。他说:「要在2023年这个世代成为一名出色的图书馆员,性格沈静内向是行不通的。你要积极主动地联系他人,去建立关系。常常有教授转介学生到图书馆,直接跟我说他们要寻找的研究资料 。我还记得一个社会科学院一年级学生,她是一个很出色的图书馆用户,后来成为其专业领域的副教授,在美国一所著名大学任教。知道自己能够在培育下一代人才方面发挥作用,令我感到很欣慰。」

那么,这名图书馆员目前的书单里有什么?「我喜欢所有题材!非小说类方面,我正在看《Prisoners of Geography》;科幻小说就在看《The Player of Games》和《The Three-Body Probl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