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8日
走进一个白色为主的展览馆,呈现眼前的是一个极具未来感的楼盘展示厅,入口处放了很多设计精美的售楼书,由一位虚拟地产销售员简介项目详情,介绍销售中的老店。参观过后,若对那些老店有兴趣,你可以即场签订一份临时买卖合约。从此,你便成为那家老店的点云数据拥有者之一。
这个化身为「寓延地产代理」项目的多媒体艺术展于9月份在中环艺穗会举行,由浸大视觉艺术院助理教授兼知名插画家黄咏珊(飞天猪)联同浸大视觉艺术院研究助理教授兼数码建筑艺术家陈家智负责统筹和创作。他们运用三维立体扫描技术和人工智能科技,为香港多间老店铺制作虚拟「三维点云模型」(point cloud model),细致地记录店铺的外观和内里的空间,让公众从不同角度观看,藉此唤起大家对老店铺及社区保育的关注。
黄咏珊表示,这个项目的缘起早于2015年。当年她为深水埗棚仔布贩创作第一幅写生,并将它送给店主作为挂画。其后她的插画吸引了地产发展商的兴趣,希望将她的画作转化成售楼书,她才意识到原来老店的怀旧情怀也可以具有商业价值,两者可以同时并存,也成为她进行旧区老店保育的契机。
为老店制作三维点云虚拟模型
黄咏珊和陈家智多年来走访了10家在香港经营数十载的老店铺,包括上环杂货铺「朱荣记」、石硖尾米行「成兴泰粮食」、油麻地茶餐厅「美都餐室」等,透过文字、插画和录像记录店铺的空间和故事。他们教导店家运用三维拍摄仪器,按他们日常活动的轨迹,以第一身视觉为店铺进行360度立体扫描。浸大团队之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扫描收集的数据重塑成「三维点云模型」,建立网上数据库,并开放予公众浏览。
陈家智说:「『点』(point)是几何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点成线,线成面。我们为店铺进行立体扫描,藉此方法『量化』回忆,再将每间店转化为200至400多万个点的虚拟形态,以数码化形式保存空间和回忆,重新呈现老店的面貎。」
透过「楼花预售」活动反思保育意义
这次展览最特别的元素,是以「楼花预售」模式,将每间老店的「三维点云模型」的「点」分拆,向公众「预售」。购买「楼花」的人士可得到一张「临时买卖合约」,将来当老店搬迁或结业时,便会获得印有该店三维点云的纸本记录作为留念。
黄咏珊希望透过这个结合艺术与数码化的创作,为大众对社会现象带来一些反思。「香港人很喜欢买楼,许多商业性的楼盘广告往往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想象的投射。然而,这个仿照楼盘出售的项目,却是恰恰相反。」她说。「当老店搬迁或结业后,寓延团队才会寄出《店铺点云录》的其中几页给买家,代表买家可以「收楼」了,但同时也意味着该老店实际上已经消失。」她希望让买家思考,到底希望早日「收楼」,还是想老店继续保存下去,从而探索老店保育的议题。
此计划获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也是「信言设计大使资助计划」的种籽资助项目,网址为 www.fore-s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