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0日
随着本港饲养宠物的人数日益增加,宠物友善的概念亦渐趋普及,宠物健康对于主人而言更是至关重要。有见及此,数名来自浸大的年青创业者决心透过科技守护猫只健康。
由中医药学院、理学院及工商管理学院学生组成的「FIP Analyzer (theFIPA)」团队,开发了一套网上演算法,专门诊断猫传染性腹膜炎(FIP)── 一种难以诊断的疾病。
这套演算法之所以出现,源自于创办人陈芊熹Tracy的一段亲身经历。正在修读中药学学士(荣誉)学位课程的Tracy,她的爱猫曾经患上FIP,并发现相关的诊断和治疗选项都十分有限。她对守护爱猫的决心,促成了theFIPA的诞生。
Tracy回忆当时情况:「它就像我的宝贝儿子,当确诊FIP这种严重且容易致命的疾病时,我实在十分惊恐和沮丧。」蓦然回首,她却有所领悟:「面对挑战的当下,必然会困难重重;然而当事过境迁,我们便慢慢明白到这次经历的意义和价值。」
团队研发能在家居使用的网上诊断演算法,既简化了 FIP 检测,又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队员之一、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理学硕士毕业生陈朝燕协助管理有关数据,将其用于训练可以预测猫只感染FIP的模型,使其准确度达到逾95%。另一方面,他又将模型放到Microsoft Azure平台,方便使用者提交猫只血液报告、简化诊断 FIP的流程,确保宠物及时获得治疗之余,亦减轻了兽医和主人的负担。
凭着这套诊断演算法,他们在院长杯创业大赛BIG 9.0总决赛中脱颖而出,赢得港币 12,000 元奖金,并将会代表浸大参加在葡萄牙举行的网络高峰会。
当被问及这支队伍最初如何组成时,工商管理学生 Imane Malki 直言是纯属偶然,形容这是「人际网络力量的最佳证明」。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五名队员事前都互不相识,全赖Tracy穿针引线, 将不同背景的学生联系在一起,共同创立这个团队。想不到在机缘巧合之下,theFIPA所拥有的多元化背景及专业知识,成为了他们最宝贵的资产。
事后回望,任何跨学科合作中,沟通毫无疑问会构成挑战,尤其在专业用语的运用上。由于各项领域都有其独特的用语,团队为此亦费尽心思,务求尽可能减少误解。当 Tracy 提出其愿景和构思时,负责技术方面的成员亦需要将其转化为实际功能。透过正修读数学及统计理学士的Vishal Ginni对于网络开发和创业思维的贡献、工商管理学士毕业生李玉欣识别潜在威胁和机会的洞察力,再加上每名成员的耐心和适应力,让团队得以跨越学科及时区,通力合作。
现时,theFIPA正处于Beta测试阶段,正与本地兽医诊所合作,以改善诊断工具的功能。待他们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后,团队便计划扩展其诊断演算法,以涵盖更广泛的动物疾病。为此,他们作出坚定承诺:「放眼未来,我们的愿景远不止于FIP 和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