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自动多重诊断系统」获世界衞生组织推荐

2024年12月31日

由浸大暂任首席创新总监刘乐庭教授研发的「自动多重诊断系统」,在世界衞生组织(世衞)出版的《2024年资源匮乏环境中创新衞生技术简编》(2024 Compendium of Innovative Health Technologies for Low-resource Settings)中获得推荐,备受肯定。这项殊荣彰显了该系统的潜力,可显著改善低至中等收入国家的医疗体系,使他们更容易获得适当、可负担、有效和安全的医疗保健技术,以应对传染病。

 

可快速检测多种病原体

这一开创性的系统可在 1.5 小时之内自动检测 42 种呼吸道病原体,包括 28 种病毒、11 种细菌和 3 种真菌,毋须依赖资源充裕的实验室、大量设备和经过特别培训的技术人员,仍能保持优越的灵敏度(sensitivity)和特异度(specificity)。

这套系统由分析机、微流体试剂盒和软件组成,可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这个创新设计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大大缩短了诊断的时间,而这正是管理公共衞生的一个关键因素。它的「技术完备等级」(TRL)被评定为 TRL 8,代表该技术已经过大规模测试,在有更多数据支持下将能通过监管部门的审批。其技术完备等级接近最高的TRL 9,反映已准备好推出巿场投入应用。

 

推动公平普及的医疗服务

这个系统由刘乐庭教授领导的本地研究团队开发,获得病毒与疫苗研究中心执行董事袁国勇教授及一间私人公司的支持,并已在香港和中国内地建立通过 ISO 13485 认证的生产基地,提供给医院和诊所使用。

刘教授说:「『自动多重诊断系统』可识别传染病甚至非传染病,亦适合作其他非医疗用途。在创新科技署『产学研1+计划』的支持下,我们的目标是开发多重的应用,并进一步提昇系统,使其体积更细、更快和成本更低。」

他表示:「我们将能够利用这套系统,提供全面方案,推动公平普及和去中心化的检测,协助建立世衞所提倡的高效和优质医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