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
由浸大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教授研發的「自動多重診斷系統」,在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出版的《2024年資源匱乏環境中創新衞生技術簡編》(2024 Compendium of Innovative Health Technologies for Low-resource Settings)中獲得推薦,備受肯定。這項殊榮彰顯了該系統的潛力,可顯著改善低至中等收入國家的醫療體系,使他們更容易獲得適當、可負擔、有效和安全的醫療保健技術,以應對傳染病。
可快速檢測多種病原體
這一開創性的系統可在 1.5 小時之內自動檢測 42 種呼吸道病原體,包括 28 種病毒、11 種細菌和 3 種真菌,毋須依賴資源充裕的實驗室、大量設備和經過特別培訓的技術人員,仍能保持優越的靈敏度(sensitivity)和特異度(specificity)。
這套系統由分析機、微流體試劑盒和軟件組成,可同時檢測多種病原體。這個創新設計不僅提高了效率,還大大縮短了診斷的時間,而這正是管理公共衞生的一個關鍵因素。它的「技術完備等級」(TRL)被評定為 TRL 8,代表該技術已經過大規模測試,在有更多數據支持下將能通過監管部門的審批。其技術完備等級接近最高的TRL 9,反映已準備好推出巿場投入應用。
推動公平普及的醫療服務
這個系統由劉樂庭教授領導的本地研究團隊開發,獲得病毒與疫苗研究中心執行董事袁國勇教授及一間私人公司的支持,並已在香港和中國內地建立通過 ISO 13485 認證的生產基地,提供給醫院和診所使用。
劉教授說:「『自動多重診斷系統』可識別傳染病甚至非傳染病,亦適合作其他非醫療用途。在創新科技署『產學研1+計劃』的支持下,我們的目標是開發多重的應用,並進一步提昇系統,使其體積更細、更快和成本更低。」
他表示:「我們將能夠利用這套系統,提供全面方案,推動公平普及和去中心化的檢測,協助建立世衞所提倡的高效和優質醫療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