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1日
新冠疫情减退后,心理健康问题顿然成为了全球关注焦点。随着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病率上升,不少人急需获得相关支援和治疗。在情况严峻之际,数码转型却为照顾心理健康带来了新希望。
由社会工作系副教授潘佳雁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所开发的网上认知行为治疗计划,证实能有效改善本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该项目与计算机科学系和香港心理卫生会联手进行。
认知行为治疗一直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第一线心理治疗方法,尤其是针对抑郁和焦虑症状。近年来,网上平台的兴起让大众更容易接触到认知行为治疗,方便了寻求支援的人士。
潘博士解释:「认知行为治疗一般采用结构化模式,跟其他疗法相比,疗程更短、效果更好,对于服务对象而言更容易接触和接受,亦更符合成本效益。」
网上认知行为治疗效果持久
这项为期10周的「REST Online」网上认知行为治疗计划,是以目标为本的心理治疗,透过令使用者调整思维或行为模式,应对生活挑战。计划设有八个线上单元,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技巧简介和汇报、案例示范影片、网上练习和评估。每名参加者会获配对一名治疗师,进行两次面谈或网上辅导,并对参加者的练习提供回馈。结果显示,参加者在完成计划后,无论在心理压力、抑郁和焦虑症状方面,或是负面思想和情绪方面均显著减轻,而正面思想和情绪则明显增加。值得一提的是,计划的正面效果能够维持至三个月后进行的追踪评估。
潘博士指出:「研究结果令人非常鼓舞,证明网上认知行为治疗不仅是短期应急方案,它还能为大众的心理健康带来持久的改善。」
回顾其专业生涯,潘博士对认知行为治疗的兴趣,源于她在攻读社会工作社会科学硕士时,选修了一门认知行为治疗课程。毕业后,她修读由认知治疗学会开办的高阶专业培训课程继续深造。自此,她在自己的研究项目中使用认知行为治疗已达10 年。
潘博士表示:「过去五年,我一直以大学生、有抑郁及社交焦虑症状的成人为对象,利用创新科技开发网上认知行为治疗计划和虚拟实境暴露疗法(VRET),协助他们应对心理健康问题。」
对于一些正在面对学习上的挑战的高校学生,或者受抑郁或焦虑症状困扰的人来说,网上认知行为治疗的出现来得正合时宜。透过科技的力量,REST Online这类计划证明心理支援可以通过远程、按需要和大规模的方式提供,改变人们的生活。这项突破有望进一步促进全球心理健康服务的转型。
潘博士的下一步计划是与本港各大学的心理辅导组联系,探讨将REST Online纳入现有服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