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院本科毕业展 呈现创作的酸甜苦辣

2024年6月28日

创意无处不在,当视觉艺术院学生在筹办本科毕业展时,灵感竟来自一碗罗宋汤。

应届毕业生黄舜愉是本科毕业展2024筹委会主席,就今年毕业展以「荡」为主题,她解释道:「当我们毕业展筹委会第一次开会议时,有一位同学以一碗罗宋汤做晚餐,令我们忽尔联想起,视觉艺术院每一个应届毕业生就好像汤里独特又浓缩的成分,以自己原创的想法,为大学增添自身的风味。」

「汤」(soup)的英文字母重组后,可以拼凑成拉丁文「Opus」一字,是一个跟艺术领域相关的术语。筹委会希望展览能够显现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及在浸大校园的创作氛围下,大家彼此启发,创作出风格独特的作品。

浸大创意艺术学院辖下的视觉艺术院于启德校园举行本科毕业展,展出共130名应届毕业生的作品,呈现他们在充满变幻的时代所酝酿出的创作成果,邀请观众一同细味他们在艺术创作旅程中的苦与乐。

今年的本科毕业展展品涵盖不同艺术媒介,包括绘画、雕塑、水墨画、陶瓷、玻璃、装置艺术、首饰、穿戴艺术、纺织艺术、摄影、录像、媒体艺术、插画、行为艺术和版画。

DSC01511r DSC01511r

刘芷萤的毕业作品《But today, I am myself》是一组彩绘金属装置,选用柔和的颜色,与金属结构形成对比,从而体现出刚柔并重的寓意。芷萤惯常以绘画创作,今次则勇于突破,她说:「金工艺术跟女性温柔的形象看似格格不入,但金属的特点是它有极强的伸展性,经过打磨、切割、烧焊后,坚硬的铁条也可以变成我理想中的形状。我希望藉着这件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感,还可以启发观众思考。」

DSC01479r DSC01479r

同样作出新尝试的高禧彤,在作品《____ 痕,R爆都无用》运用氧化的铜板,加入中国画颜料,形成独一无二的画作。禧彤向来喜爱实验性创作,并将艺术作品与自身经历连结起来。她说:「在天气潮湿的日子,我的皮肤痕痒难当,很容易便抓伤了。创作毕业作品时,我发现铜板在潮湿天气下开始氧化,其化学物变色效果跟自己抓伤的伤疤很相似。」她续道,皮肤破损后会复原,因此她以这作品比喻人生的挫折终会过去,甚至可以转化成重新出发的契机。

DSC01495r DSC01495r

舜愉于毕业展展出一系列四幅作品《A Lump of Pure Sound》,其中部分作品曾在视觉艺术院今年早前举办的巴塞尔艺术展平行展览中展出。舜愉采用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在医院被套与横单上描绘父亲因车祸截瘫后的生活点滴,从而探讨父女两人之间的关系。她说:「对我来说,爸爸的意外是非常深刻的个人经历,但这系列作品没有刻意展现我和爸爸的样貌,而是把重点放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另外,我选用了中国画技法,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当代主题融合一起。」

130名应届毕业生,130个不同的灵魂,透过不同艺术媒介,展现个人的艺术历练与成长。本科毕业展展期至6月23日,期间学生还会举办讲座和工作坊,与公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