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
当艺术遇上经济学,会产生甚么效果?逾250名浸大视觉艺术与工商管理学生在一项创新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下获得启发,透过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探讨经济议题。
于校园举办的「维度之外」展览,探索艺术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展出工商管理学院和创意艺术学院辖下的视觉艺术院学生的创意作品。展览于4月10至15日在赛马会创意校园举行,由两所学院与学生事务处辖下的拉阔文化计划合办,九名视觉艺术学生亦参与展览的策划工作。
参观者可体验七个由修读「体验设计」课程的学生创作的互动装置,阐释复杂的经济学概念并回应社会议题。展览亦展出「宏观经济学」课程学生的部分作品,他们运用多种艺术媒介创作,反思快乐、社群福祉、社会连系、繁荣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主题。
工商管理学院学生在举行展览前参加了工作坊,学习如何利用录像、歌曲创作、摄影和绘画等艺术媒介,把经济元素渗入创作之中。学生亦与社区建立联系,访问不同背景的人士,了解他们如何受经济转变所影响。
(由左至右)视觉艺术学生叶泽豪、许乐希和邓蕙珊藉着混合媒介装置作品《永》,探讨花卉与花店的关系。由于盛开的花朵往往被减价发售,学生们将减价花朵制作成干花包,为花朵延续第二生命同时,冀引发观众反思生命的价值。
在互动装置作品《一个故事,一个思念》,视觉艺术学生张心妍(左)、黄绰恩(中)和廖卓琦(右)将红豆与思念之情连系起来。参观者可在木牌写下个人故事,纪念心中惦挂的人,然后用绳子穿起红豆与木牌。学生们表示:「思念有其价值,但并非可以用金钱来衡量。我们希望观众透过体验这作品,探索思念的情感。」
工商管理学生Gigi Wong的音乐作品《你》讲述人生总会遇上低谷,比喻经济周期的收缩期。她说:「经济周期有升有跌,正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也会经历各种波折,我认为将负面情绪抒发出来,有助我们走出逆境。」她坦言身为工商管理学生,首次作曲并不容易,不过能够用艺术方法来表达经济学概念,让她感到新颖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