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
作为浸大中医药学院首位女院长,李敏教授多年来潜心追求学术卓越、守护临牀、拓展科研,逐步肩负起领导的位置。这不仅反映同事和同侪对她的信任,更是她对中医药的信念与坚持的体现。
李教授的学术足迹凡40载,长期钻研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兹海默症与柏金逊症的中医药治疗和研究。她指出:「透过平衡阴阳、疏通气血、补养脏腑,中医不仅能固本培元、改善患者体质,更能有效缓解使用西药的副作用。」由她带领的研究团队多次获国际发明奖项肯定,亦成功争取多项大型研究资助,推动中西医协作进一步落地。她期待冲破现有「治已病」的框架,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现代防治体系。
今年4月起,李教授出任浸大中医药学院院长一职,她坚定地表示:「我认为学院的首要任务,是抓住这个新时代的风口,通过整合教学、科研与临床资源,串联校友网络与行业合作伙伴,赶上中医药迈向智慧化的步伐。」
李教授强调,未来中医药的发展,并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达至「人」与「科技」的平衡与互补,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科技,培养具国际视野、跨学科能力的中医药「通才」,让传统中医药这个「以人为本」的行业生生不息。
随着香港首间中医医院将于今年12月起分阶段投入服务,并由浸大负责营运,李教授相信这是中医药界发展的一大契机。她预期:「未来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将更殷切,这不仅为学生创造更多实习与就业机会,也有助提升他们临床辨证的实战能力。」
身兼研究、教学与行政多重职责,她如何自处?她笑言,晨跑是她的祕诀:「我每周会晨跑两三次。跑步如行医,要专注、节奏稳。」她连续两年在香港马拉松中完成10公里赛事,并把这股韧力带进研究与管理中,应付各种纷至沓来的挑战。
她以清代医学家程仲龄在《医学心悟》中的一句话,寄语学生:「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她希望下一代的中医药专业人员仁心仁术、力求卓越,走出属于自己的医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