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首次阐明肠易激综合症中幼年生活压力因素影响机理

星期二, 2019年6月25日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中医药学院的学者发现,一种称为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可溶性蛋白的异常升高,是令幼年生活压力引发肠易激综合症(IBS)的关键因素之一。这项研究首次揭示幼年心理创伤与终身健康受影响的关联,为日后研发治疗肠胃疾病的方案带来龧光。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影响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主要症状为胃痉挛、腹胀、腹泻和便秘等。目前越来越多证据证明幼年生活压力产生的负面影响,与成年后罹患肠易激综合症有密切关係,但心理因素导致肠胃疾病的机制尚不明确。IBS在全球包括香港都相当普遍,至今尚未有确切的治癒方法,为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因此,深入了解其机理将有助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
浸大中医药学院卞兆祥讲座教授及研究助理教授王凯亮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当小鼠经歷因母婴分离而承受幼年生活压力,牠们肠道裏的神经生长因子(NGF)便会异常升高。NGF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发展有重要作用。在动物模型中,NGF异常升高会引发IBS症状。


机制上,NGF直接令肠道幹细胞(ISCs)增生及分化;ISCs数量显着上升,会导致肠嗜铬(EC)细胞 (即一种分泌五羟色胺的肠道细胞)数量异常地增加,至使五羟色胺水平也异常地上升,而肠道产生异常高水平的五羟色胺会引起IBS的症状。


为揭示幼年生活压力扰乱肠道稳态的机理,研究团队建立动物模型,模仿母婴分离的情况。他们发现,曾经承受幼年生活压力的小鼠出现终身性的IBS症状,而且其肠道ISCs和EC细胞的数量,均显着增加百分之五十。动物模型亦显示,因肠道EC细胞密度增加而上升的五羟色胺分泌,导致内脏过敏疼痛,即是令肠胃道疼痛加剧,出现IBS症状。


研究团队为抑制NGF,在小鼠身上使用特定的NGF阻断抗体,不仅减少了ISCs及EC细胞的数量,类似IBS的症状更完全消失。


另外,在临床研究中,团队发现在腹泻为主的IBS病者血清内的NGF及五羟色胺水平,比健康的对照组人士分別多出百分之三十及百分之七十五,再次反映NGF、五羟色胺与IBS的关係。


研究团队认为,NGF是幼年生活压力导致IBS的关键因素之一。这项研究突出了NGF的重要性,是治疗IBS的新目标,并显示人类在幼年经歷负面事件,如缺乏父母照顾及被虐待,可带来严重的后遗症,影响终身。


研究成果于2019年4月以「幼年生活压力通过NGF-TrkA信号扰乱肠道稳态」为题,刊登在权威国际期刊《自然通讯》。


研究团队将会继续探讨以NGF抑制剂作为治疗IBS药物的潜力,包括针对调节NGF的中医治疗方案及药物,并致力于阐明幼年压力导致成年后患上IBS的完整关连。


—完—

 


传媒查询:浸大传讯公关处黄锦佳 (3411 7964或hkbunews@hkb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