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0年4月27日
由香港浸会大学(浸大)领导的研究团队今年4月展开一项「认知行为治疗」网上计划,让出现轻度至中度抑郁症状的人士更容易获得辅导服务,并减低社会对抑郁症的标籤效应。
研究团队将招募400名18至70岁、受抑郁情绪影响的人士参与计划,并于明年为约200名本地精神健康服务专业人士,就该网上计划的应用提供培训,希望长远令更多有需要的人受惠。
网上计划回应抑郁症服务需求
抑郁症在香港十分普遍,为回应社会对抑郁症相关服务的需求,浸大社会工作系副教授潘佳雁博士带领团队,特別开发一个名为「勇破抑郁谷」的认知行为治疗网上计划。团队成员来自浸大社会工作系和计算机科学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系,以及一名精神科私家医生。合作单位包括香港利民会和明爱全乐轩。
「勇破抑郁谷」计划获得创新及科技局「创科生活基金」港币400多万元的资助。由于长时间轮候公营专科门诊服务,或会令有抑郁情绪的人失去求医动力,故该计划希望透过提供方便和及时的服务,缩短他们等候服务的时间。计划亦致力以新颖的服务模式,消弭大众对这个健康问题的标籤。
混合网上及面谈服务
「勇破抑郁谷」计划的参加者会先透过网上问卷进行筛选。出现轻度至中度抑郁情绪者会获邀参加计划,而高风险个案则会被转介至社会服务单位作紧急跟进。
该计划透过调适参加者的思想和行为,结合解难为本的方式,帮助他们应对抑郁。计划採用混合服务模式,包括为期八星期、每周一节的缐上单元。这些单元的内容包括「心情温度计」、讲解、个案示范影片、论坛以及练习,可通过计划的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式进行。计划又会安排临床心理学家与参加者进行两次面谈和两次电话跟进,以评估他们的进展。其后参加者须完成网上评估,以检视服务的成效。
「勇破抑郁谷」计划以瑞典一个网上认知行为治疗计划作为蓝本,再因应香港的情况而特別设计。它以广东话进行,五段个案示范影片均取材自本地个案,在制作上更贴近香港的语言和文化环境。
新颖手法对抗抑郁减轻医疗负担
在过去十年,研究显示网上认知行为治疗的成效,与传统面谈治疗的成效相若。研究发现参加者完成网上治疗计划后,抑郁情绪显着降低,六个月后的跟进测试显示,计划对他们仍有正面的效果。
潘佳雁博士表示︰「科技日新月异,在北美及北欧等地,网上辅导计划已经为有抑郁情绪的人,在传统面谈服务以外提供另一个选择。虽然网上计划在香港仍然是新尝试,但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她说︰「『勇破抑郁谷』计划这类网上辅导计划,可以运用最少资源,例如以较少的精神健康服务业专人员,尽可能服务更多有需要人士,长远可望减轻香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医疗负担,并纾缓本港精神健康专业人员短缺的相关问题。」
「勇破抑郁谷」计划现正接受报名,登记和参加费用全免,详情可浏览4月28日开通的网页https://cando.hkbu.edu.hk。有兴趣参与的人士,可致电34115686或电邮至candobu@hkbu.edu.hk查询。
– 完 –
项目简介短片︰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tn2GRdUIAagFQ7Z2ino2ZOkXChtoT9i/view?usp=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