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发现珊瑚和海蛞蝓新物种 反映香港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

星期一, 2021年10月25日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的生物学家在香港水域发现了一个新的石珊瑚物种,以及两个新的海洋软体动物「海蛞蝓」物种。在这些常见的海洋生物族群中发现新物种,彰显了香港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

 

这些新海洋生物物种由浸大生物系邱建文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有关这些珊瑚和海蛞蝓的描述分別刊登于学术期刊《Zootaxa》和《Zoological Studies》。

 

近二十年首次在港发现并命名的石珊瑚新物种

 

新发现的珊瑚物种属于「筒星珊瑚属」。由于牠们的珊瑚虫(构成珊瑚的单体)呈鲜艷的橙色,围绕口部四周又长有一圈触手,故常被称为「太阳珊瑚」。浸大的生物学家于2020年夏季,在香港东部水域近打浪排一带进行水下调查时,发现这个新珊瑚物种。

 

研究团队把该种珊瑚命名为「大杯筒星珊瑚」(Tubastraea megacorallita),以反映牠拥有大珊瑚杯这一特徵。此前世界上总共只发现了七个筒星珊瑚物种。与这些同属的物种相比,「大杯筒星珊瑚」拥有最大以及结构最复杂的珊瑚杯。牠通常由三至12只直径为8至25毫米的珊瑚虫聚合成一个小群体,由一个自己分泌的石灰质骨骼支撑。

 

太阳珊瑚与大多数造礁珊瑚不同,牠们体内沒有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共生藻类。牠们会利用触手捕捉海水中的浮游动物,以获取能量和营养。与本港的造礁珊瑚通常生长在水深十米以内的浅水区域不同,太阳珊瑚栖息于10至30米深的海底。

 

邱教授说:「虽然香港已有记录的石珊瑚有98种,但上一次在香港水域发现新珊瑚物种已是在2000年,今次是超过20年,在港发现并命名的新石珊瑚物种。」

 

两个海蛞蝓新物种

 

海蛞蝓俗称海牛,属腹足类软体动物,仅在幼虫阶段才长有壳。牠们身上带有鲜艳的颜色和花纹,是珊瑚礁中引人注目的生物。

 

浸大团队在香港水域发现了两个海蛞蝓新种。牠们以珊瑚为食,属于此前全世界只有九个物种的「背鳃海蛞蝓属」。当中在桥咀洲和赤洲发现的新物种,由于寄生在又名宝石花珊瑚的「角孔珊瑚」上,并以其组织为食物,故研究团队把牠命名为「食角孔珊瑚背鳃海蛞蝓」(Phestilla goniophaga)。

 

该海蛞蝓体形较大,身长约三釐米。与同属的其他物种不同,牠背上长有多对棕色手指状,末端白色的「角突」,以及背部有一个隆起的白色圆形小驼峰。小驼峰与牠寄生的珊瑚的嘴相似,而角突则可伪装成珊瑚的触手,让鱼类等捕食者难以发现。然而这种海蛞蝓产下的卵块却呈鲜艷的橙黄色,通常黏附在珊瑚的骨架上。

 

另一款新发现的海蛞蝓体形较小,身长一釐米以下。牠以「十字牡丹珊瑚」为食物,并会在其表面产卵。牠的白色身体带有棕色条纹,在其寄居的珊瑚的颜色和图案下,是极佳的伪装。浸大研究团队早前研究珊瑚白化机理,期间在实验室培养由桥咀洲收集到的「十字牡丹珊瑚」样本,注意到珊瑚表面组织出现被生物噬吃的痕迹,仔细查看后才发现这种海蛞蝓以及牠在珊瑚表面产的白色新月形的卵块。根据其身体颜色,研究团队把该新物种命名为「褐带背鳃海蛞蝓」(Phestilla fuscostriata)。

 

香港海域面积虽然只有1,651平方公里,却孕育了大约6,000种海洋生物,佔整个中国水域有记录的海洋生物物种的四分之一。邱教授认为他们的研究突显了香港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亦反映培养本地人才以落实「香港生物多样性策略及行动计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按此浏览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