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会大学就《2025-26年度财政预算案》的回应

星期三,2025年2月26日

202410_hkbu 202410_hkbu

 

就财政司司长今日(2月26日)发表的《2025-26年度财政预算案》,香港浸会大学(浸大)校长卫炳江教授有以下回应︰

就教资会的拨款安排,浸大校长卫炳江教授表示,浸大明白香港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公共财政情况面临挑战,政府有必要审慎控制支出,亦理解政府的举措。作为一所由公帑资助的大学,浸大承诺与社会大众同心协力,提高资源运用的效率,继续努力推进教研,并为香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卫教授指出,浸大全力支持政府对本港医疗制度长远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预留资源以配对形式供大学筹建新医学院、把医学生培训学额于2025-26学年增至650个、制订「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的成立时间表及迈向「第一层审批」的路线图,以及推进港深共同建设的「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浸大现正草拟成立新医学院的建议书,希望通过创新教育、跨学科研究和结合中西医学实践,融合大湾区的医疗发展,为香港、大湾区及更广泛地区的医学教育和医疗保健的未来贡献力量。此外亦将成立前沿转化医学研究院,以推动未来的医疗创新和技术转化。

此外,浸大亦欢迎财政预算案对于创新科技发展的相关措施。预算案预留10亿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配合其他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措施,将有助加强本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培训和产业发展,把握人工智能急速发展所带来的庞大机遇。

卫教授表示,支持政府通过100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引导市场资金投资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筹备推出1.8亿元的「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开展筹建聚焦于先进制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个InnoHK研发平台,这些措施均有助推动创新科技研发和转化研究的产学研协作。浸大一直致力与合作伙伴进动创新科技的转化,将积极探讨并参与相关计划,为社会带来裨益。

浸大亦欢迎政府提出多项支持教育产业的措施,包括推出新一轮15亿元的「研究配对补助金计划」、举办国际教育会议及展览、加强在全球推广「留学香港」品牌,以及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名额至每年400个。卫教授表示香港的高等教育在国际上一直享有汇聚人才和贯通中西的独特优势,多所大学均高度国际化,同时背靠内地庞大的人才和教研资源,具备吸引海外优秀学生来港留学和发展事业的必要条件。浸大期望政府日后能持续投放资源,协助高等院校提升师资和教研设施,以配合「留学香港」品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