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2025年2月26日
就財政司司長今日(2月26日)發表的《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香港浸會大學(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有以下回應︰
就教資會的撥款安排,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表示,浸大明白香港當前的經濟環境和公共財政情況面臨挑戰,政府有必要審慎控制支出,亦理解政府的舉措。作為一所由公帑資助的大學,浸大承諾與社會大眾同心協力,提高資源運用的效率,繼續努力推進教研,並為香港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衞教授指出,浸大全力支持政府對本港醫療制度長遠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預留資源以配對形式供大學籌建新醫學院、把醫學生培訓學額於2025-26學年增至650個、制訂「香港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的成立時間表及邁向「第一層審批」的路線圖,以及推進港深共同建設的「大灣區臨牀試驗協作平台」。浸大現正草擬成立新醫學院的建議書,希望通過創新教育、跨學科研究和結合中西醫學實踐,融合大灣區的醫療發展,為香港、大灣區及更廣泛地區的醫學教育和醫療保健的未來貢獻力量。此外亦將成立前沿轉化醫學研究院,以推動未來的醫療創新和技術轉化。
此外,浸大亦歡迎財政預算案對於創新科技發展的相關措施。預算案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配合其他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措施,將有助加強本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培訓和產業發展,把握人工智能急速發展所帶來的龐大機遇。
衞教授表示,支持政府通過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引導市場資金投資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籌備推出1.8億元的「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開展籌建聚焦於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的第三個InnoHK研發平台,這些措施均有助推動創新科技研發和轉化研究的產學研協作。浸大一直致力與合作伙伴進動創新科技的轉化,將積極探討並參與相關計劃,為社會帶來裨益。
浸大亦歡迎政府提出多項支持教育產業的措施,包括推出新一輪15億元的「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舉辦國際教育會議及展覽、加強在全球推廣「留學香港」品牌,以及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名額至每年400個。衞教授表示香港的高等教育在國際上一直享有匯聚人才和貫通中西的獨特優勢,多所大學均高度國際化,同時背靠內地龐大的人才和教研資源,具備吸引海外優秀學生來港留學和發展事業的必要條件。浸大期望政府日後能持續投放資源,協助高等院校提升師資和教研設施,以配合「留學香港」品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