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大学院士 (2024)
周蕙心女士的事业多姿多采,成就非凡,在香港的艺术和文化界发光发亮。她常说:「并非我选择了艺术行业,而是艺术行业选择了我。」这句说话精辟地道出了她与艺术的不解之缘。
周女士在中学和大学时期一直活跃于合唱团、舞蹈和话剧表演,这些经历燃点了她对表演艺术的浓厚兴趣。在友人的鼓励下,周女士毕业后加入政府从事艺术行政工作,于香港大会堂担任前台及舞台管理职务。当时的她仅对舞台灯光及其他技术略有认识,这份工作对她而言实在充满挑战。在香港艺术中心的同仁协助下,周女士凭借超卓的学习能力与热诚,很快便掌握了舞台管理工作,成为称职的场地管理经理。
矢志追求卓越的周女士,在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以及前市政总署和区域市政总署)先后担任多个职位,表现出众。香港文化中心的开幕是她的创意旅程的高点,之后她创办了新视野艺术节、世界文化艺术节、国际综艺合家欢等多个香港的艺术节,为促进东西文化交流倾注动力。任职康文署助理署长(演艺)期间,她管理14个表演艺术场地,并策划全港性的演艺节目和志庆活动。
自2015年出任香港艺术发展局(艺发局)行政总裁以来,周女士不仅为该局既有的资助计划引入策略性改革,更推出全新的配对资助计划,鼓励艺术团体争取私人捐款及商业赞助。同时,她亦订立了严谨的检讨机制,确保资助用得其所。周女士热心推动文化交流,带领艺术工作者先后组团远赴内地、澳洲、加拿大、德国、英国及韩国等,参与不同博览会、文化艺术节和艺术展览会,进行交流和考察。
在新冠疫情期间,不少艺术界自由工作者的生计大受影响。由政府委任周女士设立「艺文界支援计划」,为他们提供适切支援。她感激艺发局同仁倾力以赴,迅速处理大量申请,为一众艺术界的自由工作者解决燃眉之急。
随着互联网和资讯科技的急速发展,周女士在疫情期间率先推动跨界合作,鼓励创意和文化界自强不息。她倡办首个「Arts Go Digital艺术数码平台计划」,为艺术文化活动提供虚拟平台,并获得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支持,资助68个相关项目,当中一个富有香港文化特色的霓虹招牌项目,更成为M+博物馆展览主题之一。崭新的艺术数码平台突破了艺术的呈现框架,使它不再局限于剧场、演艺厅和展览馆,开展了艺术活动的新里程。
投身艺术行政工作多年,周女士深谙培育人才的重要,遂与特区政府合作,为本地院校的毕业生提供多项全新资助计划,以及技能配对平台,拉近知名艺术家与年轻艺术工作者之间的距离。她亦同样重视培养新一代艺术行政人员,确保本地艺术界得以茁壮成长。
对于获颁荣誉大学院士,周女士视之为对其过去十年在艺发局努力不懈的肯定。身为香港浸会大学(浸大)附属机构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的董事局成员,她期待进一步与浸大合作,以行动实践浸大培育下一代创意人才的愿景,为香港文化艺术界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她现时亦出任政府的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委员会成员,以及赛马会文物保育有限公司咨询委员会(大馆)的委员。
周女士多年来对艺术界的贡献良多,帮助香港的艺术生态迎来新气象;她的卓越才能,也赢得了国际的赞誉。 2022年,她荣获国际演艺协会颁发「终身成就奖」,表彰她为香港艺术文化界注入澎湃活力,取得骄人成就。周蕙心女士的名字,将永远成为香港艺术的辉煌成就的一个注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