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
浸大联同艺术科技初创企业于「香港国际影视展2025」上展示创新艺术科技项目。影视展于3月17至20日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举办,参观者在浸大的展馆中探索人工智能(AI)与艺术相遇的世界,体验创意产业中的新合作与创新。
其中一个瞩目的项目是「动作演绎智能体」。这个先进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实时生成具备适应和表现能力的动作,促进互动式动画和虚拟制作。这项技术重新定义故事的叙事方式,为电影制作人提供前所未有的创意支援工具。
另一个焦点是「DigitalGuardian」——保护数码创作者知识产权而设计的人工智能科技。它透过在数码资产中植入难以察觉的标记,精确地在不同情况下保障拥有权,阻止未经授权的使用,同时保持跨平台内容的完整性。
以虚拟实境创造新宇宙
以「以虚拟实境创造新宇宙」为主题的两个虚拟实境项目,受到波兰作家 Stanisław Lem 的作品《Memoirs Found in a Bathtub》启发,加上香港与英国文化荟萃的影响下,将观众引领到一个全新世界,令影迷惊叹不已。其他项目还包括受本地乐队「粉红 A」委托制作的AI音乐影片《心形宝鉴》。
透过扩增实境走进艺术与电影
在沉浸式体验方面,扩增实境互动装置「VotR.AR」让参观者能够亲自探索达文西的名作《岩间圣母》。参观者利用具光学追踪功能的平板电脑,亲自探索画作中洞穴的虚拟三维模型。这项技术不仅限于艺术,它还能重现电影的经典布景,让观众如同身历其境,置身喜爱的电影场景中。
浸大暂任首席创新总监刘乐庭教授强调,浸大致力于艺术、文化和科学的融合。他表示:「浸大凭借艺术、文化和科学的优势,在艺术科技方面的发展走在领先位置。我们期待这些崭新元素激发创意和灵感,并实践至音乐、博物馆展览、游戏开发及其他领域,为公众带来另一层次和领域的享受和体验,促进文化的多元性、蓬勃发展和传承。」
同时,浸大协理副校长(跨学科研究)潘明伦教授亦强调与业界合作的重要性。「我们积极进行跨学科研究,与业界紧密合作,将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突破电影制作的界限,以创新推动电影业乃至整个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浸大新落成启用的赛马会创意校园,配备音乐、电影、电视及其他创意领域中先进的设施,将成为我们最新的创意教育基地,培育更多具创新思维与专业技能的人才,领导创意产业发展。」
最后,浸大电影学院院长金信同教授表示,学院在课程和教学设施上均有突破性的改革,以培养新一代电影人才。「我们不仅将虚拟制作、动作捕捉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纳入课程,更引入最先进的虚拟制作工作室和专门用于未来电影教育的实验室。我们未来的毕业生将拥有尖端的技能和知识,能在不断演变的电影业中脱颖而出,引领电影业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