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
当计算机科学三年级学生Dalal Ismatbanu Junedbhai(Ismat)了解到聋人与健听人士在沟通时所面对的挑战时,她想出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为证明这个意念是否可行,Ismat与商业计算及数据分析四年级学生 Asma Mohammad,以及工商管理(经济及数据分析学专修)毕业生Kartikay Dhar,组成初创团队「Sign Language Make Easy(SLME)」,研发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眼镜系统,拉近聋人与健听社群的日常联系。
SLME团队最近于「数码港‧大学合作伙伴计划(CUPP)」,在来自本地12间大学共约50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港币10万元的初创种子基金。这笔资助将协助团队把系统原型转化为实际产品。
Ismat表示:「整个构思源自深宵时分冒出的念头,现在我们正努力把它实现。目前聋人社群在日常生活中仍面对不少挑战,例如在商业交流活动上,或与医护人员互动时都会遇到沟通障碍。我们希望可以更有效地与聋人社群沟通。」
满怀热诚的团队,以建设无障碍环境及促进社会共融为目标,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带来改变。Kartikay说:「市面上已有智能眼镜,显示人工智能在开拓穿戴式科技方面的可能性。现在正是时候运用这些新科技来回应社会需要。」
团队专注研究香港手语,正收集数据并研发可嵌入眼镜框的计算模型。这款智能眼镜旨在为聋人与健听人士提供双向的即时沟通:当聋人使用手语时,眼镜会将手势翻译成语音,透过眼镜内置的喇叭播放;当健听人士说话回应时,眼镜则将其话语转换为文字或手语图像,显示于镜片上让聋人阅读或观看。在浸大学生事务处事业策划中心穿针引线下,SLME团队与一名校外顾问和一些聋人紧密联系,深入了解香港聋人社群的需求。团队亦计划邀请聋人测试原型产品并收集他们的意见。
参与CUPP让SLME团队能够加快产品构思与开发的过程。CUPP提供一系列与推销、市场推广和财务相关的培训课程。团队更前往美国硅谷的德雷珀大学参加创业训练营,学习拓展人脉技巧,并在决赛日展示他们的项目。
谈到在创业路上初尝成功滋味,Asma指出专注于为社会创造正面影响的目标至关重要。她补充说:「要对团队的意念充满信心,并在介绍简报前做好充分准备。只要坚信自己的意念,就一定能成功。」今个学期她修读了浸大的创业课程,希望将课堂所学应用至SLME及个人的创业计划。
团队期待看见其解决方案取得成果,将来能为社区带来深远影响。他们努力缔造更美好的世界,体现了浸大肩负教育使命,致力栽培学生成为充满自信、为社会作出贡献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