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具影響力的研究  促進科研轉化

20231215_AnnualReport_banner-30 20231215_AnnualReport_banner-30

.

 
跨學科研究開拓新領域

推動嶄新診斷成像技術研究

浸大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港幣1,000萬元,支持成立賽馬會「化學探針」創科實驗室。該實驗室在大衛帕克教授(Professor David Parker)(化學系)的帶領下成立,旨在推動跨學科研究,研發新的分子探針作為診斷成像工具,並將它們轉化為生物醫學及臨床應用。該實驗室同時亦為研究人員及合作夥伴提供診斷探針的設計、合成、以及驗證等方面的培訓,幫助解決香港及華南地區在該領域的人才短缺問題。

01 01

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潛在方法

由李敏教授(中醫藥學院)、黃文成教授(化學系),以及Iyaswamy Ashok博士(中醫藥學院)帶領的跨學科研究團隊,證明一種名為F-SLOH的多功能有機化合物,具備治療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潛力。這項研究首次提供體內動物實驗的證據,顯示F-SLOH是一種有效的藥物,能降低阿茲海默症小鼠大腦神經細胞內澱粉樣蛋白的異常聚積、tau蛋白過度磷酸化水平和神經炎症,從而改善阿茲海默症小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研究發現能為人類診斷和治療阿茲海默症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

02 02

人工智能活化經典默片

浸大研究團隊開創嶄新方法來活化默片,讓現今觀眾能夠更全面地欣賞經典電影作品。由萬人杰博士(計算機科學系)領導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採用先進的人工智能科技,一方面提升觀看體驗,同時保留默片原有的美學。研究項目的重點包括為黑白影像還原真實自然的色彩、創造對話內容,以及開發生成模型,以重塑電影因底片退化而缺失的影像,並按照字卡上的描述來產生新內容。

萬博士與團隊聯同協理副校長(跨學科研究)、創意藝術學院創院院長兼浸大交響樂團及香港巴羅克室樂團音樂總監及指揮潘明倫教授進行跨學科研究合作。研究團隊在香港浸會大學交響樂團周年音樂會2023呈獻創新的表演,由交響樂團演奏樂章《骷髏之舞》,現場同步播放同名驚慄默劇。浸大團隊採用人工智能科技修復這部百年默片,並為其畫面上色。

03 03
萬人杰博士(左)和潘明倫教授
研發創新科技應對全球挑戰

為雜交水稻製種帶來突破

一項由張建華教授(生物系)領導的研究,透過開創「雌性不育」技術,提升雜交水稻種植的效率。相比生產雜交水稻種子常用的雄性不育技術「三系法」,這嶄新技術不會產生「恢復系」自花授粉所孕育的水稻種子。新技術可實現以機器全面自動化收割雜交種子,令製種成本大幅降低。

04 04

預防由膽汁反流誘發胃癌的潛在藥物

賈偉教授(中醫藥學院)與研究團隊發現,由中草藥丹參提取的化合物「隱丹參酮」,有潛力用作治療及預防與膽汁反流相關的胃癌。研究揭示膽汁反流誘發胃炎和胃癌的機制,並發現反流的膽汁酸令引發炎症的細菌大量繁殖,因而導致胃癌。

05 05

為及早診斷和治療神經膠質瘤帶來曙光

由王奕博士(化學系)帶領的協作研究團隊,合成了一種名為TRZD的納米粒子,可同時發揮診斷及治療腦部神經膠質瘤兩項功能。TRZD可持續發光,能為體內神經膠質瘤細胞組織作顯影診斷,並透過靶向傳送化療藥物,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研究結果有望為及早診斷及治療神經膠質瘤,特別是現時難以發現及治癒的小腦膠質瘤帶來新方案。

06 06

中藥多糖口服吸收新途徑

由韓全斌博士和呂愛平教授(中醫藥學院)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新途徑吸收口服中藥多糖。研究揭示,黃芪多糖在口服後,不消化降解,也不吸收入血,但是可以快速而完整地進入小腸派氏淋巴結,直接對樹突狀細胞發揮作用,並激發抗腫瘤的免疫反應。

07 07
韓全斌博士(左)和呂愛平教授

預測中國同時出現熱浪和空氣污染頻率

由高蒙教授(地理系)領導的研究團隊建構出一個統計模型,採用西太平洋、西印度洋和羅斯海春季暖化的模式,預測中國在夏季同時出現熱浪和空氣污染的頻率。這個模型為政府部門和公眾提供有用資訊,有助當局及早採取行動,減輕這種雙重災害造成的破壞。

08 08

腸易激綜合症的新治療標靶

由卞兆祥教授、王凱亮博士和翟李翔博士(中醫藥學院)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發現人類腸道細菌「活潑瘤胃球菌」,是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主要觸發因素,並根據這項發現,為該病症找到新的治療標靶。研究又顯示,食用低蛋白含量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麵包等,或有助減少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出現的腸道蠕動。

09 09
(左起)翟李翔博士、卞兆祥教授和王凱亮博士

預警愛滋病相關器官疾病

張嘉龍博士(生物系)帶領的協作研究團隊發現,檢測尿液中的人類巨細胞病毒,能提早識別感染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一型(HIV-1)病人罹患終端器官疾病的風險。研究結果顯示,受HIV-1感染但尚未進入愛滋病症狀期的病人,應定期接受巨細胞病毒尿液測試,以更有效地監察終端器官疾病,並盡早進行治療。

10 10

研發成骨治療的新型適配子藥物

由呂愛平教授、張戈教授和于媛媛博士(中醫藥學院)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一個成骨治療的分子標靶,並開發出相應的適配子藥物,作為硬骨抑素的抑制劑。硬骨抑素是一種抑制骨骼形成的蛋白。與坊間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抗體藥物相比,這項發現為開發有效的骨質疏鬆症和成骨不全症新一代治療方案帶來希望。新藥目前處於臨床研究前開發階段,研究團隊計劃在2024年開始在內地和美國進行臨床試驗。

11 11
(左起)于媛媛博士、呂愛平教授、張戈教授,以及王璐瑤博士

推動太陽能發展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吸光特性,可用於製造高性能太陽能電池板,可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仍欠完善,令實現其商業化存在挑戰。劉堂昊博士(物理系)與合作夥伴探討薄膜結構「晶界凹槽」如何影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機械可靠度,發現通過壓平「晶界凹槽」,能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電荷傳輸和化學穩定性。研究結果為未來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見解,有助推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發展和商業化。

12 12

優化三維和四維打印的結構設計

增材製造又稱三維打印技術,是一種利用原材料逐層製備零件的技術。然而,為免零件在打印過程中變形,增材製造需要支撐結構,對它應用於現時生產線構成阻礙。林其鋒博士(數學系)與團隊研發一種新穎的計算方法,可增強列印零件的自行支撐能力,從而減少對支撐結構的依賴。隨着三維和四維列印技術的發展,林博士進一步研發了可彎曲和扭曲成不同形狀的新結構。

13 13

推動企業社會和環境責任

宋揚博士、周高光博士和郭笛博士(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領導了一系列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項目。他們的研究涵蓋五個互相關連的領域,包括香港淨零排放目標如何影響本地企業的社會責任計劃、企業社會責任效益與高級管理人員薪酬之間的關係、企業社會責任投資的決定因素、企業社會責任在亞洲的發展,以及如何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研究成果。他們的研究為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投資者、研究人員,以及專業和監管機構提供了實用的見解,有助香港建立就氣候相關訊息披露的建議。

遏止社交媒體上的網絡欺凌

為遏止網絡欺淩,張美君教授(管理、市場及資訊系統學系)帶領跨國專家團隊,深入研究資訊科技的特點如何引發網絡欺淩現象。研究團隊分析社交媒體數據,並探討網絡旁觀者的角色。研究結果為遏止網絡欺凌提出解決方案,包括創新地改變社交平台的介面設計、建議加強監管網絡欺凌事件,以及提供全面的介入策略,以營造更安全的社交媒體環境。

對全球抗疫作出貢獻

新發現助研發新冠標靶藥

在後疫苗時代,開發更有效的新型冠狀病毒(簡稱「新冠」)治療方案仍是一個巨大挑戰。浸大學者開展創新研究,在治療與預防新冠上持續作出重要貢獻。由王凱亮博士(中醫藥學院)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MT1-MMP的蛋白酶是人體內調節新冠病毒進入細胞的主要因素,亦是新冠藥物的潛在治療標靶。研究團隊採用一種名為3A2的人源化抗體,抑制MT1-MMP的活動,結果令受感染小鼠的病毒量減少近九成,證明3A2有很大潛力開發成有效治療新冠的藥物。

14 14
王凱亮博士(左)和郭軒銘博士

就維持新冠抗體水平提供新啟示

由蔡宗葦教授和楊鑄博士(化學系)領導的一項研究顯示,部分新冠康復者的抗體水平急跌,與代謝物「甘氨醯脯氨酸」在血漿內的高濃度以及製造該代謝物的酶有關。研究團隊亦發現,在小鼠實驗中利用抑制劑抑制該代謝物和酶的活動,讓小鼠的新冠抗體水平得以維持。研究結果為開發創新的新冠治療方案和疫苗接種策略帶來重要啟示。

15 15
蔡宗葦教授(左)和楊鑄博士

實時呈現新冠病毒感染個案分布

及時和準確地掌握新冠病毒感染個案位置分布資訊,有助衞生部門實行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和醫療資源分配。徐建良教授(計算機科學系)領導研究團隊,開發了「香港新冠病毒熱點分析圖」,以直觀、實時和動態的方式,呈現新冠個案的地理位置分布。該地圖採用由研究團隊新開發的時空大數據分析演算法,大大提高了解像度及成像速度。

16 16
豐富生物多樣性與令人鼓舞的發現

香港水域發現三個珊瑚新物種

由邱建文教授(生物系)領導的浸大團隊在香港水域發現三個石珊瑚新物種,這些物種未曾在世界其他地方被發現。三個太陽珊瑚新種全部屬於「筒星珊瑚屬」,分別命名為「樹型筒星珊瑚」、「紫肉筒星珊瑚」,以及「綠壁筒星珊瑚」。這發現有力地證明香港水域海洋生物的高度多樣性,同時填補生物多樣性知識的空白。

17 17

在米埔發現箱形水母新物種

浸大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發現一個箱形水母新物種,是首次在中國水域發現新種箱形水母。新物種命名為「米埔三槳水母」,反映其來源地。牠們的身體呈正方形、透明並沒有顏色,平均體寬1.5厘米。新發現的米埔三槳水母是全球三槳水母科的第四個物種,反映香港以至全中國海洋生物極高的多樣性。

18 18
19 19

揭示複雜的神經動力學

周昌松教授(物理系)及其研究團隊探討與大腦內部狀態變化相關的複雜神經動態活動模式。研究人員採用光學電壓成像技術和電腦分析,揭示小鼠大腦皮層在不同清醒程度下如何產生複雜波形模式。研究結果顯示,這些大腦活動特徵對理解大腦產生意識的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20 20

記錄香港醫療和護理教育歷史

羅婉嫻博士(歷史系)從政府憲報、殖民地醫官報告等不同資料來源,梳理箇中脈絡,並從宏觀角度記錄香港醫療史,撰寫成《香港西醫發展史 1842 ~ 1990》。另外,羅博士就廣華醫院護理教育的歷史展開研究,指導浸大歷史系學生聯同中學生訪問由戰後時期至70年代入行的護理人員,以口述歷史形式寫成《提燈者言:廣華醫院護理教育歷史》一書。

21 21

保育日本鰻

黃港住教授(生物系)研究利用基因組為基礎的保育法,從新的角度審視漁業資源的多樣適應性。他與研究團隊首次揭示日本鰻基因組的染色體水平組裝,為進化和保育研究領域帶來具開創性的發現。在辨識日本鰻的適應性特徵、抗病性特徵和性別決定標記後,研究人員可利用這些與進化有關的知識來解構日本鰻的性染色體,並在早期階段提高重新放養魚苗的效益。

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調整任務型語言學習

陳恒博士(語文中心)領導一項研究,為香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調整任務型語言學習方法。任務型語言學習重視教導學生使用目標語言來完成任務,而特殊教育則強調基本讀寫能力和融合教育。研究發現,特殊教育教師較喜歡教學目標和成果明確的任務式學習,並傾向避免使用講究分析能力的複雜教材。然而,研究指出,透過設計有趣的任務、適當的支援、有效的教學策略,以及採取開放的態度來完成有意義的任務,任務型語言學習可於特殊教育中實現。

探討冷戰遺留問題的影響

為紀念冷戰結束 30 周年,陳思賢教授(新聞系)主編跨學科論文集,探討亞洲在新舊冷戰中的意識形態、敘述手法和人民生活經歷。論文集揭示冷戰及其遺留問題的複雜關係,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現今亞洲的意識形態和身份認同。論文集內容選自一個國際會議上提交的70多篇論文,該會議由傳理學院、視覺藝術院和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合辦。

藉研究轉化實現影響力

與應科院合作推進科研成果轉化

浸大與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簽署《大學技術轉移與合作》諒解備忘錄,攜手拓展智慧新紀元和跨領域科技發展,合作範疇包括中醫藥智慧化、藥物研發、藝術科技、金融科技,以及跨學科研究與應用,促進技術創新和轉化。浸大及其附屬機構,會與應科院共同發展多項研究合作模式,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前沿技術的研發,以及知識產權管理和商品化。

LeaveHomeSafe adopts AI-enhanced technology developed by HKBU LeaveHomeSafe adopts AI-enhanced technology developed by HKBU

與華潤合作推動中成藥研究

浸大與華潤江中及華潤科學技術研究院簽署合作意向書,就採用參靈草改善新冠後遺症進行研究。憑藉協議各方的競爭優勢,預料在中醫藥科技創新和新產品發展方面將會帶來更多合作機會。

LeaveHomeSafe adopts AI-enhanced technology developed by HKBU LeaveHomeSafe adopts AI-enhanced technology developed by HKBU

與北京同仁堂合作研發中藥

浸大成立的「中藥創新研發中心」與北京同仁堂簽署合作意向書,以中藥複方為基礎進行合作研究。中藥創新研發中心和北京同仁堂以共同建立合作科研平台為目標,把傳統中藥複方結合先進技術,將科研成果轉化發展新藥物。雙方亦會結合教研資源,建立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以提升合作平台的實力,並培育香港中醫藥研究人才。

LeaveHomeSafe adopts AI-enhanced technology developed by HKBU LeaveHomeSafe adopts AI-enhanced technology developed by HKBU
營造創新文化 培育創業精神

積極連繫初創企業與投資者

創新、轉化及政策研究院(ITPR)舉辦名為「Inventing Connections」的交流會,邀得天使投資者、創投人士與浸大初創企業參加,交流意見並探討合作的可能性。交流會上,參加者了解到浸大最新的科研與技術發展,以及大學向初創企業提供的支援。浸大的初創企業代表亦於活動上向投資者介紹其服務和產品,探索潛在的合作與投資機會。

展示生命科學創新科技

浸大參與2023 年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展示由浸大十間初創企業和研究團隊研發的創新生命科學解決方案。高峰論壇參加者包括醫療專業人員與相關業界人士。活動期間,浸大學者分享他們在中醫藥和心理健康領域的專業知識與研究。在項目推介會「人工智能與數位健康」環節中,浸大初創企業步固有限公司被選為表現最佳的初創公司,為該公司在技術轉化、商品化與推進醫療技術方面的潛力予以肯定。

25 25

促進科技轉化

ITPR推出一系列活動支援初創企業,包括培訓、資源,以及與投資者建立聯繫的機會。除了支援初創發展,ITPR亦促進將科研成果轉化,包括促成「中醫藥轉化研究院」成立,該研究院將擔當平台,研發可商業化或應用於臨床的中醫藥創新發明、科技和產品。此外,專負藝術科技創新轉化及初創企業培育的中心將於2024年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啟用。該中心將展示浸大在藝術科技領域的創新成果,並支援藝術科技商業化、創業發展和知識轉移。

浸大初創獲資助將研究商業化

浸大致力推廣知識轉移和將大學的創新科技商業化。在2022-23年,浸大共有七家初創公司獲「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資助合共港幣 800 萬元,將其研發成果推出市場。

孵化支援培育藝術與創新初創發展

浸大藝術創新商業計劃比賽(HKBU Art x Innovation 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為學者和學生主導的初創企業提供寶貴機會,將創新理念轉化為實用產品。比賽中七支勝出隊伍獲得現金獎和其他獎項,其中數家極具潛力的初創企業獲浸大與香港科技園聯合Ideation計劃資助種子基金,以助實踐其概念。

26 26

創業教育

大學於2022-23學年開展創業學習計劃,在校園培養創業文化,並加強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這計劃推出多個創業發展活動,讓約 400 名學生受惠。

計劃舉辦了多個創業比賽,為學生提供平台,展示他們的創新商業理念和方案。其他創業活動如創業講座、工作坊、交流活動,以及由成功企業家主講的分享會,則讓學生掌握業務規劃、營銷、財務和產品開發等能力。此外,學生亦參加考察團前往大灣區,了解廣州的初創企業生態。參加者到著名的孵化器參觀,並與業界領袖進行交流,探索當地的創業潛力。

27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