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理學博士 (2024)
作為一名分子科學家,譚蔚泓教授在核酸適配體的研究應用、生物分析、分子醫學方面均有開創性的貢獻。他發表的學術論文,解開了生物分析化學、生物納米技術、分子醫學中一度棘手的難題,影響深遠。譚教授生於湖南省益陽市,早年生活平凡,至1970年代後期人生突逢轉折,從此與分子科學結下不解之緣。
譚教授1982年在湖南師範大學獲化學學士學位,1985年在中國科學院獲化學碩士學位,其後在美國密西根大學完成物理化學博士課程。密西根大學的訓練陶鑄了他對化學、生物化學、化學生物學以至分子醫學等不同學科的興趣。也正是那時候,他對人生開始有所感悟,熱愛科學之餘,也追求平衡生活、快樂人生。
1995年,譚教授加入佛羅里達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不久便晉升終身教職,並屢獲榮譽,包括V.T. and Louis Jackson講座教授(2008年),以及佛羅里達大學傑出教授(2012年,佛羅里達大學最高榮譽)。在佛羅里達大學的25年間,他指導了70多名博士生和200多名博士後研究員和訪問學者,鼓勵他們在工作上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正如他的座右銘所言:「努力工作,高效工作,團隊合作,快樂人生。」
當時,譚教授一名博士後研究員Jianwei Jeff Li博士打算進行一項研究,就是讓核酸分子信標在目標物結合時發出熒光以測出蛋白質。此項構思譚教授起初頗有保留,最後卻成為他開創核酸適配體研究的引子,讓他蜚聲國際,成為該科研領域的佼佼者,體現了中國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精神所在。譚教授藉由他開發的Cell-SELEX技術,以及在Aptamer Drug Conjugate(ApDC)及核酸適配體組學(Aptomics)的創新,在生物醫學、生物分析、蛋白質組學、糖組學和診斷治療學的領域帶來突破性變革,為世人對疾病特別是癌症在分子層面的理解和治療,作出深遠的貢獻,美國化學學會、世界分子影像學會、匹茲堡分析化學和應用光譜學會議等權威機構對此高度評價,充分肯定譚教授在分子醫學領域所作的重大貢獻。美國化學學會的一本科學雜誌,特別推出期刊表揚他的成就並慶祝他的生日,期刊首頁上寫道:「獻給核酸適體研究領域的開拓者—譚蔚泓教授,祝賀他和他的合作者在過去二十年在核酸適體領域的開創性研究。」回顧此番成就,譚教授謙虛地表示:「我從學生身上所學的,比我教給他們的還要多。」
除領導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及上海交通大學分子醫學研究院的研究外,譚教授現在也擔任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多年來,他發表了900多篇經過同行評審的科學論文,並被科睿唯安列為2014年至2023年的高被引學者之一。他發表的論文被引用超過10.8萬次,在Google學術搜索上的H指數高達176。另外,他也曾擔任《CCS Chemistry》、《美國化學會志》、《科學通報》、《分析化學》等著名學術期刊的編輯,其影響力無遠弗屆。
譚教授科研事業輝煌,因而屢獲殊榮,從早期貝克曼基金會頒發的貝克曼青年研究員獎(1997年),到後來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5年)和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6年),不一而足。他的創新研究也為他贏得多項大獎,包括世界分子影象學會的錢百敦講學獎(2024年)、樹森‧蘭娟院士人才基金會的樹蘭醫學獎(2022年),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20年及 2014年)。其他獎項尚有匹茲堡分析化學成就獎(2019年)、拉夫‧亞當生物分析化學成就獎(2019年)、美國化學學會的光譜化學分析獎(2018年)、何梁何利基金的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18年)、湖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3年)、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1年)等。
譚教授的研究也強化了國際合作,特別是推動美國科學家到中國進行交流訪問。近年他促成湖南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兩校人員的交流合作,成果豐碩,蔚為盛事。他於 2013年至2015年出任浸大中醫藥學院名譽教授,並與浸大在中醫藥和化學的研究和學術合作方面保持密切關係。他是「粵港澳大灣區基於適配子的轉化醫學與藥物發現國際研究平台」的核心成員;該跨大學、跨學科平台由浸大研究人員領導,旨在將核酸適配體研究成果轉移到醫學應用之上。浸大中醫藥學院旗下有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主題研究計劃撥款資助的核酸適配體研究項目,譚教授也參與其中。此外,作為分子科學家,他與浸大化學系合作緊密有30多年。去年,他更當上環境與生物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客座教授。
譚教授相信核酸適配體很快就會臨床使用,並鼓勵年輕科學家在研究工作中善用大數據、跨學科思維和人工智能。他亦建議學生和科學家保持開放的心態,尋求跨越學科的合作,而最重要的是將快樂和健康放在人生的第一位,因為這是身心所需的靈丹妙藥。他說:「人生有三大要素:智商、情商和樂商。俗語有云:人不是由於成功而快樂,而是由於快樂而成功。我們取得的每一項成就,都源於內心的喜悅。」
為表揚譚蔚泓教授對分子科學和分子醫學的革新貢獻,對後生學子的悉心指導,以及他為追求新知識以造福人類所付出的不懈努力,香港浸會大學特授予譚教授榮譽理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