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大學院士 (2024)
嚴徐玉珊女士是一位熱心的慈善家,致力推動社區發展倡議,積極支持教育發展。她深信「施比受更有福」,多年來身體力行實踐這個信念,希望惠及社會,並幫助有需要人士。
嚴女士小時候曾親身經歷過物質匱乏的年代,因此她能夠體會弱勢社群的處境,並以同理心相待。她從小已意識到施贈他人的意義,即使自己資源有限,仍向一個慈善基金會作出捐獻。其後,嚴女士與丈夫嚴玉麟博士於80年代共同創立時捷集團,開展輝煌的事業。在成功的創業路途上,嚴女士對各種因緣際遇常存感恩之心,於是決心繼續服務他人和全情投入慈善活動,在多個不同崗位上為更多受惠人士施以援手,包括學生、病人、有特殊需要人士以至弱勢社群等。
凡事親力親為是嚴女士一貫的信條。她投入大量個人時間、精力與資源,以實踐其行善理念。由2007年起,她一直熱心支持仁濟醫院,並於2017至2018年間擔任仁濟醫院董事局主席,現為仁濟醫院顧問局秘書。在她的帶領下,仁濟醫院不但籌得充裕的資源,還成立了「愛心小天使義工隊」,培養孩童的關愛精神。她也是「關愛隊」等地區志願團隊的成員。另外,她親赴廣西探望孤兒和被遺棄兒童,與他們保持長期聯繫,盡顯關懷至善之心。她的善舉為人稱頌,激勵更多社會人士加入慈善行列,一起為公益事業貢獻力量。
嚴女士深信,全面支持教育發展,可以為年輕一代創造機會,讓他們發揮潛能,締造更光明的未來。她熱衷幫助年輕人裝備自己,提升其創新能力,讓他們追求夢想。在她眼中,每個人均有其獨特使命和天賦才能,儘管人生路上或有障礙,只要堅持不懈,終能迎來成功。
嚴女士與香港浸會大學(浸大)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她認為浸大學生向來彬彬有禮、竭誠上進。浸大社群的強大凝聚力,以及致力服務社會的精神,亦與她的個人理念非常吻合。她多年來與浸大毗鄰,親眼目睹浸大歷來的變化和進步,見證其不斷蛻變,成為促進創新和創造知識的堡壘。因此,嚴女士與丈夫鼎力支持浸大發展,資助多個項目,包括成立「嚴玉麟伉儷學生發展基金」,資助學生參與海外學術交流、實習與服務學習活動。他們亦向浸大「學生種子基金」捐款,為有緊急需要的學生及時提供經濟援助,並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作為青年發展的倡導者,嚴女士重視讓年青人探索和了解祖國,深信透過深入認識國家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可以增強青年人對祖國的自豪感和歸屬感。2023年她捐款支持「大灣區延伸學習計劃」,資助學生開拓視野,了解國家的快速發展。
儘管嚴女士的成就和影響力有目共睹,她卻時刻保持謙遜,以雲淡風輕的胸懷看待自己的貢獻。她鼓勵家人一起參與慈善工作,履行社會責任,希望將行善的精神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她的三名子女均積極參與策劃「仁濟緊急援助基金」的籌款活動,幫助有需要人士,同時亦確保基金持續及穩健地發展。她的女兒更跟隨她的步伐,支援廣西的兒童,發揚關愛之心。
嚴女士不遺餘力扶掖社群,積極回應社會的急切需要,讓社會大眾得以受惠。為表揚嚴女士對慈善、教育和造福社會的非凡貢獻,浸大欣然向她頒授榮譽大學院士。毫無疑問,嚴女士是浸大社群的傑出模範,啟發後來者追隨其善舉,燃亮仁愛為善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