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學院舉辦「2014首屆香江膏方節」 中港兩地專家學者聚首探討膏方知識與療效

2014年10月20日

(左起) 卞兆祥教授、陳新滋校長、陳永光教授、黃傑主席、林文健醫生、丁志輝先生、何錦華小姐和呂愛平教授將中藥材、阿膠及蜂蜜放進藥鍋,為炮製浸大膏方的工作揭開序幕 (左起) 卞兆祥教授、陳新滋校長、陳永光教授、黃傑主席、林文健醫生、丁志輝先生、何錦華小姐和呂愛平教授將中藥材、阿膠及蜂蜜放進藥鍋,為炮製浸大膏方的工作揭開序幕
(左起) 卞兆祥教授、陳新滋校長、陳永光教授、黃傑主席、林文健醫生、丁志輝先生、何錦華小姐和呂愛平教授將中藥材、阿膠及蜂蜜放進藥鍋,為炮製浸大膏方的工作揭開序幕

 

中醫藥學院臨床部於上周六 (10月18日) 舉辦「2014首屆香江膏方節」,邀得來自北京、南京、上海、廣州及本地的專家學者發表專題演說,藉此向市民大眾宣傳膏方的知識,讓他們認識膏方的藥用價值和臨床應用療效,吸引約500名本港註冊中醫師和公眾人士參加。

       

膏方節活動由香港特區政府衞生署助理署長 (中醫藥) 林文健醫生、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中醫組主席黃傑中醫師、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中藥管理小組主席丁志輝先生、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陳永光教授、醫院管理局中醫部行政主管何錦華小姐、浸大校長陳新滋教授、中醫藥學院院長呂愛平教授和協理副校長兼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主任卞兆祥教授聯合主禮。

 

陳新滋教授在開幕儀式上致辭時表示,浸會大學一直致力推動本地的中醫藥發展,並以中醫醫療服務為大學的發展重點之一,目標是建立中醫教學醫院,為中醫藥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同時亦為公眾提供優質的中醫留院醫療服務,期望與香港特區政府、業界、學界攜手提供高質素的中醫醫療服務。

       

呂愛平教授致辭時表示,膏方是中藥其中一種常見的劑型,因為它組成全面、應用廣泛、服用方便的特點,在預防保健方面有其獨特優勢。中醫藥學院亦因此籌辦是次膏方節活動,希望積極推廣膏方的使用,藉此加深市民對膏方及中醫藥的認識和了解。

 

學院於儀式後舉辦學術研討會和公眾健康講座,邀得一眾學者介紹膏方對治療老年性心血管疾病、都市病、養生保健和調理脾胃等的應用和療效,藉此推廣膏方的普及應用。同場並安排與會人士試食膏方,增加他們對膏方的認識。

 

膏方是中藥的其中一種劑型,又名膏劑,其炮製方法是將一方中藥,經過一定時間煎煮,取煎液濃縮,再加以膠質中藥和蜜糖等,製成膏狀後長期服用。膏劑一般可分為外敷和內服兩種,外敷膏劑是中醫外治法中常用的藥物劑型,除用於皮膚瘡傷等疾患外,亦會應用於內科和婦科等病症中。內服膏方具有滋補、調理、治療三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