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嘉鎂:和生命競賽的鬥士

2023年6月16日

 

常言道做人要未雨綢繆,做好計劃。然而,計劃總是追不上變化,人生路上總會遇上意料之外的事,或是天災,又如疫情,也可能是疾病。

社會工作系畢業生袁嘉鎂本是一位樂天少女,可惜就讀中五時患上俗稱血癌的急性淋巴白血病。當同學都在努力備戰中學文憑試時,她就在醫院與病魔搏鬥。她說:「那時候還年輕,覺得死亡離自己很遠,醫生也表示此病的存活率高,所以相信自己一定能戰勝病魔。」

在醫院治療的兩年間,嘉鎂身心受盡折磨。眼看着同房其他病友相繼離世,頓覺死亡離自己很近,樂觀的她內心不禁充滿無奈和無力感。感恩的是家人不離不棄的照顧,成為她對抗病魔的動力和勇氣來源。嘉鎂說:「我們一家人的關係很親密,父母和姊妹都很疼我、支持我。住院期間,父母更堅持每天親自下廚,舟車勞頓從九龍到瑪麗醫院給我送餐,也會盡量安排人日夜陪伴,令我積極面對治療。」

由於嘉鎂當年尚未成年,入住的是兒童病房,因而有機會接觸遊戲社工。「他們都是兒童癌病基金的社工,在病房陪伴患病的小朋友,透過遊戲治療幫助他們疏導情緒。在與他們的傾談中,了解到他們的工作十分有意義,因此病癒之後也選擇修讀社工。」

在浸大修讀社工課程的四年間,嘉鎂遇到許多有同理心的教授,一直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啟發她把自身經歷轉化成力量,幫助別人走過低谷。她說:「巧合的是,我畢業後的第一年,獲派到醫院擔任醫務社工。從昔日讓社工陪伴着的病人,到今天與病人同行的社工,角色對調了,感覺很奇妙,感受也很不同。」

曾經當過病人,嘉鎂對於病人和家屬所承受的痛苦感到身受,起初難免會與他們一同難過,後來明白到陪伴和聆聽比甚麼都重要,讓他們知道有人明白和支持自己,對他們的幫助更大。

嘉鎂是個愛吃的女孩,也喜歡下廚,康復後曾到法國學做甜品。她認為「心太軟」最能代表自己:「『心太軟』外脆內軟,像我一樣有顆柔軟的心,而巧克力苦中帶甜, 也像我的人生看似很苦,但慢慢咀嚼便會感受到當中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