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學院獲「龍的文化慈善基金」捐贈漆器文物

星期一,2024年7月29日

 

中醫藥學院獲「龍的文化慈善基金」捐贈一批清代中期至十九世紀的珍貴漆器文物,其中四套以「漆與中醫藥」為主題,在孔憲紹博士伉儷中醫藥博物館永久展出。

學院在7月3日舉行捐贈儀式,由「龍的文化慈善基金」創辦人蔡宏炯先生和浸大副校長(研究及拓展)暨中醫藥學院署理院長呂愛平教授主禮。

呂教授表示,學院致力培育中醫藥專才和科研人員,從事影響深遠且革新的轉化研究,並提供達國際水準的醫療服務,推動中醫藥發展。學院的博物館對推動中醫藥在香港的發展尤其重要,擔當著學院與社會的橋樑,讓市民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士認識中醫藥。

蔡先生表示,他收藏文物的使命是為文物尋找好的「歸宿」,漆的歷史源遠流長,與中醫藥關係密切,浸大中醫藥博物館是珍藏和展出漆器的最理想地方。

浸大獲贈的文物展示了漆與中醫藥的密切關係,包括一對清代中期福州脫胎漆天神像、十九世紀來自日本的雕漆木盒和脫胎漆茶杯托,以及十九世紀北京雕漆木盒。在中國,天然生漆可塗飾於各種器物的表面,製成工藝品,經過加工乾燥而成的乾漆還可以藥用,有破瘀通經,消積殺蟲的功效。請點擊這裏瀏覽更多展覽資訊。

孔憲紹博士伉儷中醫藥博物館在2007年成立,館藏200餘件珍貴展品和6,000多種中藥材標本,至今接待了逾15萬人次。「龍的文化慈善基金」曾於2016年向學院捐贈21套由新石器時代至民國時期與中醫藥相關的珍貴文物。